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 第186章 确保刘铮有粮的两大法宝

第186章 确保刘铮有粮的两大法宝

扯远了,说回粮食的事情,如今除去刘铮势力下青州、冀州,大汉其他地方几乎就没怎么有粮食收成,而这也让刘铮迅速敛财了不少。

可以说刘铮在这里面利用粮食,挣到了非常大的收益。

其中铁矿、铜矿、煤矿都非常的多。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这两州之地有非常多的人!

很多流民都被吸引了过去,极大程度的为刘铮保障了兵员的来源,同时也保障了充足的人力在这两个地方开垦荒地,种着粮食。

可以说这两地因为有稳定的粮食供应,吸引来了足够多的人,而有足够多的人,又可以开垦新田,增加更多粮食,如此循环,非常良性。

而能保证青州、冀州二地粮食供应,不绝收的重要一点是,刘铮提出的海盐项目。

当初刘铮想要利用盐来发财的,就想到了海盐,用海水来弄盐,然后加工去买。

毕竟这个时代盐太稀缺了,而又是必须品,指定能大挣一笔的!

然后刘铮就让人去用海水制盐。

但刘铮也是二把手,不懂具体的工艺,只知道晒干,把水蒸发就行,剩下就是盐(其实还有其他工艺,刘铮不懂,以为水没了就剩盐。)。

于是刘铮就吩咐了后勤部去研发海盐技术,告诉他们把海水煮沸,剩下的就是盐,具体怎么弄,让后勤部去想。

后来后勤部也成立了小组,研究了不少制盐技术,发现海盐确实可以,但比较粗,杂质也多,也就达到能吃的地步。

最后经过不断的改进,才把这门技术精进,如今在关羽入驻青州后,大规模在青州建立了海盐制造厂。

而为什么说这个技术让青州、冀州两地没有干旱的干扰呢?

那是因为有工人在蒸煮海盐的时候,发现水蒸气凝聚在天花板上形成了水滴,滴下来了,他以为这些也是海盐,就都接下来了。

结果最后发现就是普通的水,甚至连普通水都不是,因为没有一点味道!

本来他想直接倒了,暗道自己吃饱了没事干的。

但突然想起了刘铮规定过,有新发现可以上报,错了没关系,对了又奖的制度。

本着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的原则,这位工人提交上去了这个发现。

一级一级传到了夏侯兰这里,夏侯兰一看,好家伙!

本来自己情报中,就有大量地方报上来缺水灌溉,结果这边制盐的地方居然可以产生水,当即就告诉了刘铮。

刘铮当时愣了愣。

一下就想到了,蒸馏水!

因为这些水没有任何杂质,没什么营养,如果人长期喝的话,会出问题。

但现在面临干旱,能有水就不错了!

还管它出什么问题呢!

当即就让后勤部拿出方案来,最大程度的收集这些蒸馏水,然后告诉他们滴灌技术,一边开源一边节流。

双管齐下,这才让刘铮控制下的青州和冀州没有产生什么大面积的干旱,颗粒无收的情况。

这也是确保刘铮手下粮食不断的两大法宝。

虽然减产了,但也没多大影响,因为刘铮最大粮食供应的土豆,一直都是高产。

可能会吃的差,但绝对不会因为没有吃的而饿死。

至于其他地方,他们没有刘铮这种技术,全是靠天吃饭。

那些诸侯要么是靠人资助或购买,要么就是纵兵抢粮,压根就没办法种粮。

因为他们等不到那个时候,而且干旱,也种不出多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从纨绔到拥兵千万!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