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就是这么微不可察的中子星,我们对待它的每一点运动轨迹,却都是如临大敌、严阵以待!
我们甚至还专门计算了它的运动量:
它的摆动增量;
它每一点运动所会产生的势能;
它每一次运动所会对眼珠子形成的压强;
它在什么时间段会达到什么样的运动幅度;
它最快可以让眼珠子产生足以完全摇摆起来的时限……
当然,我们还计算了眼珠子的玻璃体的承受能力;
眼珠子在自身转动而引起中子星逐渐增加摆幅时,自身灵力相应的增多;
眼珠子在带动中子星发生位移,直至中子星产生大幅度摆动,也同时令眼珠子发生同样摆幅所需要的时间……
经过长时间的测算、计算,掌握了眼珠子的密度以及它的密度增长水平;
它的转动频率及带动中子星运动幅度的变化,一直到中子星可能实质性改变眼珠子的稳定形态;
……
最后,所有的预测,都因为一个参数无法确定,而不得不终止:
把眼珠子固定在那个位置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能量;
那种能量,会不会随着眼珠子的动作,而随之发生改变?
不过,即便确定不了,把眼珠子禁锢在那里已经亿万年的,是一个多大的能量体;
但是,能够确定的,却是就即便要做到让眼珠子完全摇摆起来,至少也要花费好几百年时光!
在这期间,还需要巴里艾伦不断地在能量储存环、眼珠子和似乎很享受荡秋千一样移动的中子星之间奔跑——
我希望巴里艾伦的奔跑,所携带的电子流,能够把那三者之间的能量,能够尽量同化、中和!
因为我担心,它们三者之间,任意发生一点点变数,都会影响我们的预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