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时候技术毕竟没成型,长大了可能技术会变化,过早的寄予厚望对孩子本身也是损害,所以陈岐并没急着下手,而是又观察了几年。
也就是说,能多掌握一种四周跳,就是多掌握了一门在国际大赛上刷分的武器。
起跳,旋转,落冰。
他想去问问邓畅,后外四周到底要怎么发力。
在世青赛上三个难度动作他都上了,还都完美完成,甚至每个动作的goe(执行分)都得到了裁判加分,所以他拿下了冠军。
崔笑顺利地完成,但26岁身体机能已经不在最巅峰,这个后外四周只能说是「完成了」,然后邓畅出场。
虽然表面看起来,跳跃不过就是绕场滑一圈然后起跳,挺简单的,实际做起来却很耗费体力。
——
而且,之前为了防止负荷太大受伤,黄斌一直不许他四周跳练得太狠,成年组后他才可以增加力量训练和四周跳训练的强度,他对此充满期待。
运动员们先随便跳了几个简单两周和三周热身,然后上难度。
“还行。”邓畅答。
路西盯着他看了会儿,想了想,快步滑了过去。
“上冰吧。”陈岐拍了下巴掌,示意自己的选手们上冰,正式开始跳跃课。
刚才路西做四周跳时,邓畅本来在场边上抻腰,等到路西开始后压步助滑他就看过去了,这点陈岐都看在眼里。
在空中多停留的那一周,对选手的弹跳力、转速、重心、控制力都有极高的要求,包括落冰时的重力对选手的负荷也远高于三周跳。
路西现在后外四周就跳不高,所以只能转3.5周,想要完成跳跃得依靠吊杆。
最简单的后外点冰四周路西已经很容易能完成了,崔笑和邓畅当然也一样,青年组的几个队员则练的是三周。
邓畅还是一身黑,没什么表情,这场面总让路西想起七年前淞城的冰场。
今晚的冰上训练是跳跃和滑行,先上一个半小时跳跃课,因为跳跃对体力要求更高,再是滑行课。
然后是后内四周,路西跳了四个,落了两个,摔了两个,邓畅完美完成了三个.
路西是真得承认,邓畅这个人跳跃确实很有天分,他弹跳力和发力技术都太牛逼了,跳得真心高,而且感觉都不用速度,干拔就可以了。
每一个四周跳的学习都要费很大功夫,不同的起跳方式都会影响跳跃高度,简单来说就是分值越高的跳越给人种「起跳时候使不上劲儿」的感觉。
路西扭扭捏捏地滑到邓畅边上,邓畅感觉到身后有人,回头看了他一眼。
路西现在的四周跳储备是三周半,后外点冰四周,再加上成功率不高的后内四周。
前一年世青赛上,邓畅难度储备跟他一样,但摔倒了,所以是季军。
总而言之,对于16岁这个年纪来说,路西的技术难度已经在世界一线,但和现在的顶级男单选手相比,他还有不少提升空间。
吊杆是个跟鱼竿差不多的辅助跳跃装置,保护带绑在路西腰上,他起跳之后陈岐能像钓鱼一样把他拎起来,等他转足了四周再把他放下去。
路西吊了一次后内点冰四周失败,也认命地跳三周去了。
之后又点了点崔笑肩膀,“崔笑,一会儿去准备世锦赛合乐。”
——
对邓畅和路西这对双子星,陈岐抱着很大期待,他希望他们能保持一种良性竞争关系,既是对手又是朋友,是最合适的状态。
——
陈岐嗯了一声。
邓畅是前者,正沿着冰场外墙缓速滑行,两腿交替做些扳脚踝、踢腿之类的放松动作,看背影腿长得快要突破天际。
而且,近年我国的跳跃训练水平不断增加,选手整体跳跃水平与世界强国逐渐拉近,但滑行能力的训练一直没有摸到门路,所以路西这样的滑行小天才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因为他还在发育期,男选手在十五到十九岁这个阶段,肌肉力量、体力、爆发力都在快速增长,上个月做不了的动作也许下个月就能做了。
他又做了一个后外三周,这个动作就游刃有余、没任何毛病,然后进到第四种跳跃,后内点冰。
跳跃是花样滑冰的核心技术动作,不论国际滑联再怎么吹所谓的艺术性、表现力,都不得不承认跳跃才是拿高分的基础。
“邓畅觉得呢?”陈岐问身边另一员爱将,“小西跳得怎么样?”
运动员是永远争第一的职业,优秀的运动员,当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要有傲气。
路西:“……”
缓和不了。
打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