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辉煌的燕国朝堂上,气氛却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
燕国太后坐在珠帘之后,无人能窥见其容颜。
“天蛮大军压境,诸位爱卿可有应对之策?”太后平静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骠骑将军赵宏率先出列,他身披战甲,满身征尘,显然是刚从前线赶回。“太后,天蛮此次来势凶猛,其骑兵机动性极强,所过之处如入无人之境。但我北境将士也不是吃素的,如今正坚守关隘,与敌苦战。只是,我军兵力有限,若要长久抵御,需得朝廷速速增兵,拨付粮草器械。”
赵宏言辞恳切,说话九假一真,因为他已经意识到了某些不对劲的地方……
然而,不等太后回应,御史大夫钱肃便站了出来,他微微躬身,一说话就把阴阳怪气的味儿拉满了:“赵将军,你这一开口便是增兵拨粮,可知道朝廷库府空虚,这兵与粮又岂是说有就有的?莫不是你在前线作战不利,想把这难题抛给朝廷,自己好脱罪?”
赵宏一听,顿时怒目圆睁:“钱大人,你莫要血口喷人!我赵宏在前线与将士们浴血奋战,生死置之度外,你却在此处污蔑于我。你可曾见过天蛮的弯刀是如何砍杀我燕国儿郎的?可曾见过那战场上的尸横遍野?”
钱肃却不慌不忙,轻描淡写地说道:“将军且息怒,老夫也只是为朝廷着想。朝廷赋税有限,这几年又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园林,耗费颇多。如今要拿出大笔钱粮支援前线,实在是难啊。”
这时,侍中孙启也附和道:“太后,老臣以为,这战事也并非一定要靠武力解决。天蛮之人,生性野蛮,或可尝试招安。许他们一些好处,比如开放边境贸易,让他们能从燕国获取所需物资,或许他们便会退兵。”
此语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赵宏气得浑身发抖:“去你玛德!你这该死的老匹夫!你想败了武皇留下来的基业吗?”
孙启却淡淡看了赵宏一眼:“将军此言差矣,为何偏要打打杀杀呢?这权谋外交之道,若能以小利换得和平,何乐而不为?”
太后眉头紧皱,看起来似乎犹豫不决:“这招安之事,也需从长计议。但赵将军所说的增兵之事,也不可忽视。”
“太后!臣还有要事启奏!”赵宏拱手说道:“此次天蛮扣关非同寻常!那些蛮夷竟拥有一支已经成了规模的铁骑!兵马皆甲!他们攻城之人超过十万!”
工部侍郎李卓站了出来:“赵将军一定是旅途劳累了,竟能说出这等胡话,天蛮并无炼铁工艺,哪来的铁骑?依我之见,赵将军只不过是讨要钱粮来了,只是若要增兵,需打造兵器盔甲,这需耗时良久。且如今工匠人手不足,材料也短缺,难以在短期内完成。”
“再一个,依臣之见,北境乃是一座天下雄关!莫说十万本就无法攻城的骑兵,就算百万雄师也绝不可能攻克此雄城!”
赵宏看着李卓,焦急地说:“李大人,你可不能推诿。北境虽为雄关,但建城之后,已经有数百年未曾修缮!哪里顶得住百万雄师?”
李卓刚要反驳,礼部尚书王翰又说话了:“太后,臣以为,此次天蛮扣关,或许是我燕国礼仪教化未能远播之故。若能派遣使者,带着厚礼,向他们宣扬我燕国的文化礼仪,使其感化,说不定也能化解此次危机。”
赵宏听了,简直睚眦欲裂,但他知道北境还在等他回去答复,此刻得罪这些文人实属不智,于是强压心中怒火,沉声说道:“王大人,您这是书生之见。天蛮之人只认武力,怎会被您的礼仪所感化?您这是在贻误战机。”
朝堂上众臣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却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太后心中烦闷,呵斥道:“都住口!吵吵闹闹,成何体统。哀家看你们不是在商讨国事,而是在互相攻讦。”
然而,众臣并没有因为太后的呵斥而停止争吵,反而更加激烈。因为他们都想在这场危机中,为自己谋取利益,打压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