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嗣昭也带兵撤走。回到了邢州以北,自此再也不敢南下。而朱温听说李克用跑了,立即让王彦章带着人马转了一圈。除了李匡威,乐彦威。其他人的地盘全部接受,就连罗宏信的地盘也接收了。罗宏信气不过,病倒在床上。罗绍威被朱温扶上节度使之位。
事实上,现在唐昭宗也惹不起这几家的藩镇,而且他为了制衡宦官,他还要依仗藩镇的大臣,只要他们上来的奏章,宦官不是特别反对,都一一准奏。特别是朱温,还是大唐的亲近之臣,唐昭宗没有不同意的理由。
刘宏信病倒,朱温并没有饶过刘绍威,他命刘绍威在魏博之地砍伐巨木帮张全义修缮紫薇城的五凤楼、朝元殿。
这时,朱温已经有点膨胀了,除了杨行密,就连李克用也不是他的对手。因此,朱温的心思已经不在周围的藩镇上面,直接对上了唐昭宗。为了制衡宦官,于是有一些宰相便联结藩镇为援,想要以此来限制太监,宦官集团的刘季述知道了唐昭宗的计策,于是发动政变,带昭宗到了李茂贞的凤翔。
刘季述等人发动政变之后,心不自安,害怕遭到朝廷内外的清算,于是派人联络朱温,说愿意把唐朝社稷交给他。同时宰相崔胤担心内部力量不足,也向朱温派去使者,招他带兵勤王。然而崔胤没有想到,他这一招,招来了一位窃国大盗。
朱温看到两拨使者后,非常犹豫,不知道该帮谁。他手下谋臣都认为宦官把持朝政,应该和宦官合作。
而李振为朱温分析形势:“宦官囚禁皇帝,不得人心,败亡在即,这正是我们效仿桓文、建立霸业之时。我们如果不讨贼,如何号令天下诸侯?”朱温此时已经有心篡唐,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自然不愿意放过,依然还在犹豫。李振又是一声当头棒喝:“先生说,行正道,方可大勋立。”
朱温终于警醒了,他立刻带兵勤王。走到半路,就得到长安来的消息:崔胤和孙德昭诛杀了宦官刘季述、孙仲先等人,李晔重回长安登帝位。崔胤要求罢黜宦官,李茂贞也向朝廷施压,李晔就任命韩全诲和张彦弘为左右中尉,一起执掌神策军。朱温接到命令之后,立马率兵向长安进发。进了长安,朱温立马换了一副面孔,他下令将宫内的太监全部拘捕,悉数杀害,遭殃的太监共计七百余人。自此,宦官典军的惯例被终结,崔胤掌管了禁军。
朱温撤离长安,留下两万军队保卫京师,由侄子朱友伦、张廷范、王殷、蒋玄晖等人指挥,监视朝廷的一举一动。崔胤掌管禁军之后,后悔招来了朱温,又扩充禁军,力图反击。朱温就派自己的亲信应募入伍,反而控制了禁军。后来朱友伦打马球时不小心坠马身亡,朱温怀疑是崔胤所为,干脆杀了他。
为了更好地控制唐昭宗,朱温屡次上表,请求将朝廷迁到离自己更近的洛阳,并且派张全义在洛阳营修宫殿。李晔不愿意,屡次拒绝。终于朱温耐不住了,他派牙将寇彦卿直接将李晔“请”来洛阳。李晔不得已,带着宗室后宫和朝廷百官,慢慢腾腾地挨到洛阳来。朱温又命令张廷范将长安的宫室和民宅,悉数拆除,把大木浮渭河而下,供洛阳建造宫室之用。长安城变成一座废墟,再也失去了做首都的资格。途中,朱温又将李晔的近侍护卫等二百余人全部杀死,换成自己的人。至此,朝廷已经尽在朱温的掌控之中。
这一年多来,宋威只能用惊诧来解释。没想到没了李存孝,朱温就疯了。等宋威反应过来的时候,唐昭宗率领百官已经到了码头。宋威只能带人去码头迎接。可是心里暗骂,这不是给老子添堵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