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让好友设法去刘小猪那边打探消息,魏沂自己也没闲着,趁着在行宫的机会,四下里收集情报。 结果魏沂这一打探,竟还真给她打探出一件大阴谋来。 事情还牵扯到先帝时的一桩旧案。 原来,先帝尚在东宫时,曾与堂伯父合阳侯之子起争执,失手将对方打入河中,造成对方溺亡。 当时还是皇后的张氏闻讯大为震怒,甚至动了废太子的念头。 还是文帝出面力保东宫,破例封了其堂兄合阳侯为吴王,这才把太子害死其爱子的事揭了过去。 吴王失了爱子之后,一直悲痛不已,常年称病不上朝。 宗室上下都知道内情原委,对此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先帝已逝,吴王也垂垂老矣,上一代的恩怨应该随风而逝了。 可魏沂偏偏得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报。 原来,刘彻登基后,吴王不但开始出现在一些大朝会,还频频在宗室饮宴上露面。 这些举动,可以看作是吴王已经摒弃前嫌,愿意重新融入刘氏宗亲的圈子。 可魏沂并不这样认为。 佐证她观点的,主要是韩嫣告诉她的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吴王称病后就一直在帝都外的别庄修养,似乎痴迷于园林怪石,时常派家奴从封地运来大量石头装饰别庄…… 当时魏沂听到这话也没放在心上,只是随口多问了一句:什么样的石头值得吴王千里迢迢从封地弄过来? 韩嫣神色就有点奇怪了,说那些石头他也是无意中见过一次,多是可以做颜料的色石,完全不能做假山之用,还有一些石头居然会发出刺鼻的怪味,让人很不喜欢…… 那时韩嫣还很小,虽然对气味奇怪的石头印象十分深,却记不得那石头是什么样子了,甚至是白色还是黄色的,也没法确定。 魏沂却是惊了,回来跟陈桥一说,两人都猜到了一种可能。 “吴王要制火器!” 这个时空的火器在秦始皇时已经出现了,但火器制作方法和□□配方一直被官方严密控制,根本没有被大力推广。 楚汉时期,项羽火烧雍都,偏偏把匠作坊给全烧没了,秦王朝的许多宝贵资料都化为灰烬。 到了大汉建立,高祖召人大力研究科技,复原了秦时的火器工艺和□□配方,一度曾想建一支火器队,但不知什么原因最后还是放弃了。 火器被严厉禁止使用,□□也只掌握在兵部和工部最高长官手里,严禁私人使用。 到了先帝朝,知道火器制作和□□配方的人已经不是很多了。 可吴王偏偏就是为数不多的那些人之一。 韩嫣提到的那些可做颜料的石头,其实是可以冶炼金属的矿石,而他提到的那些有怪味的石头很可能是硝石矿和硫磺…… “这下可麻烦了……”魏沂道:“吴王要对付的人八成是小皇帝。” 陈桥也揉着太阳穴,叹道:“时间太紧了,根本没办法查到有哪些人参加了吴王的计划……” “老魏,你说怎么办?要把建章卫精英小队调过来么?” 魏沂摇摇头:“不行,现在还不是暴露精英小队的时候……” “我建议,找太皇太后帮忙。” 陈桥闻言一怔:“告诉老太太?” “你别忘了,宫里还有支骑卫可用……” “长乐卫?” “长乐卫?” 太皇太后听完陈桥的请求,只是微微一愣,随即笑道:“你们倒精乖,居然算计起老身的人来了……”长乐卫是帝都八卫中唯一秘密配有火器的骑卫,是长乐宫的大杀器之一。 “那祖母是答应了?”陈桥算是豁出去了,摆出一脸卖萌样,两眼小星星,渴望地看着太皇太后。 老太太顿时被逗笑了:“好好好……” “难得娇儿这么关心阿彘,祖母就放心啦~~~~” 陈桥撇嘴:谁关心那个中二少年了= = “当初确实是阿启做得不对。”太皇太后叹道:“都是一片爱子之心……” “没想到吴王还是走上了这条路……” 陈桥和魏沂闻言,对视了一眼,没有出声。 看来,对于吴王,文帝和张氏也不是没有防备的,只是没想到他能隐忍这么久…… 之后关于保护小皇帝的事,陈桥和魏沂几乎没怎么操心。 太皇太后把皇帝身边的警卫安排地妥妥当当的,刘彻也十分配合祖母的布置,甚至主动提出让齐王负责总领围场各支卫队。 祖孙俩的默契配合,让魏沂深深怀疑小皇帝是不是已经知道了什么内幕消息。 不管小皇帝得到了什么消息,陈桥还是暗暗命人赶制了上百套防弹背心,给长乐卫装备上。 至于皇帝的防弹衣,是做成软甲的模样,穿在骑装外也不显得突兀。 到了秋狩前一日,陈桥早早带着魏沂到了上林苑,还不及做最后的检查,就迎面遇上了齐王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