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北大毕业的,能当副总,那别人也是北大清华的,凭什么只能当职工?”
杨宇这话虽然尖锐,但却很有道理,说得张建军无言反驳。
谁不想招清华北大的?但恒宇的规模也就那么大?要是用清华北大这个级别的人才,别的不说,光是酬薪都负担不起。
而且杨宇认为,川内的大学未必就比清华北大差多少,就拿川大来说,有些专业甚至比北大清华优秀得多,一样有优秀的人才。
“对了,小杨,安监局方面发来文件,申荣教具厂那块地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可以继续使用,并且恒宇服装制造公司的产权手续也审批下来了,现在可以随时开工!”
杨宇听到消息,兴奋地点点头,果然和政府合作有着诸多的好处,至少在程序上的事情,不用杨宇操心。
短暂的会谈结束,许长宏带着一干市委领导离开,杨宇开始详细为张大猛交代工作。
第二天一早,两辆市政府的公车来到盛大接杨宇。
按照计划,他们今天就要开展招工工作。
第一站就是川大。
行车二十分钟,杨宇以及市政府领导来到了川大。
天府之国排名第一的高级院校,自然有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国家培养了许许多多的栋梁之才。
“杨总,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川大望江校区的校长杜允明,杜老,这是市恒宇服装制造公司的杨老板,这是张副总。”
“川大欢迎各位市.领导,杨总以及张总的到来。”
杜允明是中.科院最早的一批院士之一,今年已经八十有余,是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摸爬滚打过来的,对于党和政府有着独特的情怀。
改革开放政策,杜允明坚决的拥护和支持,这次接到市委公函,公私合营企业要来他们院校办招聘会,他也依旧拥护支持。
殊不知,这恒宇这次招工,就是打响全省大学生自主就业的第一枪……
这次招聘会的会场被安排在了川大行政楼的阶梯会议室。
因为时间短暂,这次招聘的前期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但来参加的应届毕业生还是不少,大家都是年轻人,都心高气傲,想要闯出一番事业,比起分配的工作来说,貌似私营企业的工作更加有激情。
“各位领导好,我叫马超,来自西安,是川大大四法学系的应届毕业生。”
“马超?法学毕业生?你有什么突出的能力?”
拿起一份简单的简历,张建军瘪瘪嘴,似乎有些看不上。
“额……我的特长是民商法……”
马超有些腼腆的挠挠头,他除了法学学的好以外,其他并无专长。
“那好不好意思,不符合我们招聘条件。”
“马超,有没有兴趣来我们恒宇服装制造公司的销售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