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冲杨宇笑了笑,把信封递过去:“是这样,杨宇兄弟,今天下午我爸组织了生产队的干部开了会,这不,证明材料写好,我爸就让我给你送过来,可别耽误了!”
按理说黄伟才是生产队干部,杨宇要证明应该自己来拿,断然没有让黄晓明亲自送过来这个道理,其背后的主要目的,其实是黄伟才做着两手准备。
第一,在证明材料里隐晦的提了杨宇在生产队倒卖黄鳝泥鳅这事儿,如果杨宇选不上省十佳青年,那么黄伟才必然不会这么被动。
第二,如果证明材料不足以让杨宇落选,杨宇顺利的获得了省十佳青年的称号,而自己又安排黄晓明给杨宇送证明,主动给杨宇示好,多少能消解一下两人之前结下的梁子。
不得不说黄伟才打得一手如意算盘,可杨宇也不傻,知道啥时候应该顺水推舟,也轻轻一笑:“那就麻烦晓明兄弟跑一趟了,这个情我就承下了。”
毕竟以后父母还要在大队里生活,只要黄伟才以后不主动挑麻烦,杨宇也没那闲工夫去给黄伟才下绊子,大家相安无事就好。
黄晓明离开,杨宇转身关门,一边往堂屋走,一边拆开信封,粗略一看,就是一普通的证明材料,可杨宇细细一揣摩,却也是发现了问题,特别是最后一句:今年七月至八月在我生产队从事水产倒卖,而后信息不详,请有关单位补开后继证明。
从事水产倒卖,这个措辞就有些不对,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毕竟这才改革开放多少年?虽然投机倒把的罪名不会成立,但总能让人想到这个词语,很容易留下不好的印象。
“刚才是在外面?”
略微沉吟,杨宇把这封证明收好,然后回到堂屋,回答道:“是黄晓明给我送证明材料来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听说是黄晓明送证明材料来,杨德顺先是一愣,然后满脸兴奋,没想到这黄伟才还真开窍了,完全没有想到这其中的道道。
“嗯,那我准备明天就回蓉城交材料,最近厂子里的事情还多着呢。”
杨宇这刚回来就说要走,刘玉容的脸一下子拉了下来,但也没说什么,自顾着扒拉着碗里的饭,也不夹菜,杨德顺则独自掏出一根烟点上,深深吸进去一口,恒久之后才吐出来。
两口子的情绪低落,杨宇是看在了眼里,他也想在家里好好的休息几天,但是现在恒宇真的有很多好事情要忙,几千名职工得问他要饭吃,或许这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重的体现吧。
第二天一早,杨宇带着证明,告别杨德顺两口子,在许多乡民的注视下,驱车往蓉城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