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珣好奇地问朱翊钧:“你怎么说服王国光的?”
朱翊钧淡定回答:“谈理想。”
晏珣:“……果然是我的好学生。”
有其师必有其徒。
人到了一定的层次,讲利益就庸俗了。能够青史留名的豪杰,往往都是理想主义者。
为了信念,才能奋不顾身。
朱翊钧笑着说:“我跟谭纶讲海上争霸,跟王国光谈税制改革。趁我南巡热闹之际,王国光会接连上关于税制的奏折!”
“你跟他们谈?”晏珣反问。
朱翊钧愣了片刻,说:“珣珣放心,父皇都知道的。他们也知道,是父皇授意我去。”
“如此甚好。”晏珣笑着说。
到了今年,隆庆皇帝的身体似乎好了很多。李时珍都说,皇帝的情志抑郁症已经养好。
皇帝如果活得久,年长的太子权势重,不一定是好事。
但他点到即止,不会把话说得太直接。
晏珣没有问王国光具体要上什么奏折,既然朱翊钧不主动说,他也不是一点风声都不知道。
王国光要刀刃向内,针对边防储备粮食日渐衰亏,提出对付奸商的对策……这里的“奸商”,特指涉及军粮运输的晋商。
风声鹤唳已经渐渐响起,下半年又是风云激荡。
大明要伟大复兴,就必须改革弊病,一时的动
荡是必然历程。
“殿下,我们南巡到上海,趁机到海上走一走,可以花一个月时间,去倭国签一份条约。”晏珣压抑着兴奋,微笑着说:“这份条约,叫《京都条约还是《马关条约好呢?”
“马关?是何处?”朱翊钧好奇地问。
“倭国本州岛的最西端,与大明和朝鲜遥遥相望的地方有个山口县,下辖一个‘赤间关’,其中间字的发音是‘马’,侨民简称其为‘马关’。”晏珣细细解说。
“珣珣,你对倭国了解得很多。”朱翊钧神色敬佩。
“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战胜敌人,先要了解敌人。”晏珣说。
朱翊钧豪气笑道:“现在倭国还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计划实现,他们就不再配做我们的敌人!”
按照计划,先除织田信长,再控制倭国天皇!
晏珣摸着朱翊钧的头,暗暗嘀咕:“历史的宿命吗?”
朱翊钧一定要打倭国,即使将来他的年号不再是“万历”,也要打这场战争。无论哪个朱翊钧,都有一个打上倭国本土的梦想。
“珣珣。”朱翊钧蹭了蹭晏珣的掌心,“你的荷花开了没有?”
“放心,少不了你的。在你南巡之前,一定给你送花。”
“我还要你给我画一幅荷花。只给我画,不许给什么姑娘画。”
“知道啦!”晏珣无奈。
你跟人家姑娘比什么?
你是太子,是我的学生啊!要说跟我未来的孩子争,那也没啥好争的!
你看阿衡就从来不计较这些。
太子南巡,虽然没有皇帝南巡那么兴师动众,也是车船齐动、仪仗随从无数。
晏鹤年和吕调阳负责筹备此事。
吕调阳紧跟晏鹤年的步伐,对此没有任何异议。各处细节甚至想得比晏鹤年还周到,主打一个让皇上和太子满意。
同僚发现吕调阳态度太积极,好奇地问原因。
吕调阳说:“内阁应该有一位大学士可以跟随南巡吧?我表现得好一点,说不定能跟着出海看看呢!”
同僚恍然:哎呀呀!我也想出海看看啊!原来这是一件肥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