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岛的军官培训基地,有伤在身的孔思松和另外几十名排长,组成了一个班级,班名是“第十二期排长研讨班”。
前面几天,上午都是武器理论,下午是实操。这些武器,孔思松大部分都用过,从步枪、手枪到连发枪,再到手雷和迫击炮,没有使用经验的是大射程的野战炮。野炮数量少,又不让上实弹,只是模拟发射,但这个过程,也让参训人员对野战炮的使用有了初步认识,至少在协同炮火时,能够更专业些。
呼叫野战炮,对前线基层指挥官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今天的理论就比较复杂,要学会计算火炮和目标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角,这里面的知识,已经不是“初级文化合格证”的内容,因此,接下来的十天时间,每天都有一节数学课,这天是第一节“中级数学”课,内容还算简单,已经有几名排长挠头了。
说起来是排长研讨班,但研讨内容大多是连级指挥才用到的,第二节课,就是讨论如何做好野战伙食保障,大家都知道,排里可没有炊事班,炊事班是连里直管的。研讨时,各位排长将经常吃到的野战伙食排了个表,又把这几年生产的专用野战伙食都列了出来,发现这两年野战伙食进步可不小。
比如,今年出的12式单兵口粮,是一个木盒,吃的时候,用刀把盒盖撬开,里面有半盒块状干米饭,还有几块干肉、干菜,如果有热水,冲开泡一下,味道还不错,如果没有热水,只能慢慢嚼着干肉和干菜,干米是很难吃下的,真要吃,需要含在嘴里很长时间,否则嚼不动。
这个单兵口粮好处很多,特别是有紧急任务时,一个人带几盒,负重增加不多,节约点吃,能坚持两、三天,如果有时间挖野菜打野味,能坚持一周。
再回过头来说连队的野战伙食保障,得出一个结论,野战时,仅靠炊事班保障是不现实的,面对野战的情况,要么急行军,规定什么时候到达哪个位置,就必须压缩休息时间,在有限的休息时间里,指望炊事班那四、五人准备全连的战饭,困难实在太大。
比如,只允许休息一个小时,就需要连长调配全连人员,挖野外灶坑,捡木柴,点火,让炊事班把精力集中到准备主食和菜上,这样一字排开,多点些灶,半个小时把饭弄熟,士兵们还有时间吃,如果安排不妥当,可能饭做好了,士兵们没有时间吃,这一顿两顿还好,再长就会影响战斗力。
有个排长提出,他们有一次用燃料弹里面的“油”,点燃木柴,效果非常好,但燃烧弹很少配发一线连队,听说价格很高,问这个“油”能不能发到一线连队,专门用来点柴?教官回答:“那个油非常危险,听说成本也很高,是否能够下发,我还要问军工,让军工再做评估。”
研讨的另一个主题,如何抓连里的骨干,这就提到什么人是骨干,从连里来说,每个排长、班长都是骨干,每个班里有几名战士是骨干,但对于班来说,每个战斗小组都是骨干,如何做到一级抓一级,提出一个做法,要求作战时“副连长下到排,副排长下到班,班长副班长进战斗小组。”
再一个主题,是遭遇拥有火炮、火枪的大量敌军时,如何应对。讨论时,排长们认为,面对性能远不如己方的军队,以一挡百可能难以获胜,但以一挡十肯定问题不大,敌人在接近本方时就会被大量射杀,就像盐州保卫战那样,如果不是为了诱敌深入,一条防线都不会丢。
对于这种想法,教官也没有说对还是不对,他要搞一次对抗演习,是类似于兵棋演习。抽签决定谁是什么身份,结果孔思松抽了个南陈将官,还有11人抽到他的下属,每个下属代表1000人,任务要求是,防守指定的位置两天。拥有的武器是,自己带的1000人是火枪队,还配备了实心弹火炮20门,有效射程800米,另外11人是冷兵器,其中一人是骑兵,假定兵器粮草补给没有问题。
孔思松他们不清楚敌方情况,从演习导演部传来的消息是,来攻击的敌方武器是他们当前装备武器为标准的,一个人代表一个连,有迫击炮,有连发枪。
抽签后,他们12个人代表南陈军官的人开了个会,都是非常悲观,抽到这个签,就是被殴的结局,12个人吐槽一会,进入正题,孔思松这个临时将军发了言,“再困难的局面,也要想办法扭转。要利用自己的条件,与对方周旋,只有48小时,想想办法,利用自己人多的优势,也许就完成了呢。”
12个人都是亲历过战场,共同到他们阵地上勘查地形。
他们要防守的位置,在一条道路附近有一个几十米的小山包,显然,占据这个小山包,就控制了这条道路。小山包后面,也是连绵的小山包,敌人来攻的方向,是一条大路。
“王显,如果你来进攻,会怎么指挥。”孔思松随便点了一人,让他临时客串敌军将领。
“简单呀,这里只有这一个山包能防守,你的炮只能打800米,我就把迫击炮架在1000米的位置上,先对山头覆盖一阵,怎么着,也把你的人和炮打的差不多了,然后再派一个排上去,摸摸情况,如果你还有反击的能力,我就再炸一通,直到把你打服为止。”
“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孔思松问,其他人纷纷点头,“步炮协同,就是这样干。”
“好,假如你有12个连,王显,标出你可能设置炮阵地的位置。”孔思松命令。
王显排长也不含糊,大致在一千多米的位置,找了几个点,可以看出,他安排这些点,都是按步兵操典寻找的,除了能够将炮阵地展开,阵地外侧还能布置防护步兵。
12个排长看完阵地,就在山头上讨论。王显,“这个地方不行啊,按对方的编制,12个连,有36门迫击炮,咱们现在这个位置,一轮炮击,就全没了。”
孔思松也同意,“所以,这个地方不能有人,有也只能是疑兵。”
张排长有些遗憾地说,“这是唯一的至高点了,在这里防守,效果最好。”
“那就把人放到附近,炮击的时候没有人,等他们步兵上来,离的近了,炮就不敢打了,咱们再来。”又一位排长说。
“这个主意好,我们留几个观察哨,隐藏好,山包上再放些假人,让他们的炮,打这些假人吧。”
几位排长你一言,我一语,就把对策想了出来。孔思松又说,“他们会上一次当,第二次就有防备了,炮火肯定会往后延伸,那时候咱们的人就上不来了。”
刚才发言的排长都沉默了,这个办法,能坚持一、两个小时,再多就不现实了,得想办法多坚持会。
“挖防炮坑,人躲在坑里。”又有人建议。
“也不行,敌人上来了,就被各个击破了。”这个建议被否了。
孔思松摇摇头,说,“把坑连起来形成壕沟,横着挖几条,竖着挖几条,炮弹炸在外面,没有效果,炸在沟里,那损失就大了。冲击波会顺着沟炸很远。”
“沟挖成拐弯的,就能够避免。”张排长说,“有一次,我们在防爆沟里实验手雷,发现手雷对拐弯后的东西,伤害非常小。”
“那我们这样,竖的沟挖成直的,士兵能够快速冲上阵地,横的沟挖成锯齿的,防止炮击。”孔思松总结。
王显很高兴,“如果破了对方的炮,那我们这边有人数优势,近战时,弓箭威力并不比枪差多少,射速还快一点。只需要一个观察哨,我们就可以用两个更远一点的千人队,对进攻的敌军用弓箭覆盖。”
“对,弓箭具有曲射优势,可以在看不到对方的情况下,利用事先测定好的数据开展打击。”几个排长这时候兴奋起来,他们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只要能挺过白天,到了晚上,能见度不高,就可以抵销对手的射程优势,尽量近战,只要能打出10对1的交换比,他们就能赢,况且,夜间肉搏的话,1对1的交换比也是可能的。
孔思松又想到,自己还有20门炮,这可是大杀器,如果不用,那就太可惜了,但是这炮又重,装弹又慢,在这种战场上,估计也就两次开炮的机会,然后就会被集火打掉。他也不想浪费,“王显,如果把这20门炮给你,怎么发挥他最大的作用?”
王显挠挠头,“咱们这炮,没有好的掩体,也就能打两炮,最有价值的死法,就是能交换对方的炮,但咱们这炮射程太近,一旦开炮,就暴露了。有了,咱们把炮设置到山包后面300到400米的位置,把炮口调高,让炮弹正好翻过山头,这样对方看不到咱们炮位,就很难打中,咱们的炮就打他们进攻的步兵。”
几个排长都同意王显的办法。
孔思松:“下面的问题,就是如何尽量拖延对手发现他们炮阵地的时间,虽说对手适合进攻的方向只有一个,但渗透过来几个兵,看清炮阵地的位置,然后指示他们的炮,很快就会把炮阵地打掉。所以问题就是用优势的兵力,把适合观察炮阵地的位置都控制住,不给对手可趁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