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营来了之后,就能采用第二种方案,直接攻击敌军老巢,虽说之前一直没有侦察到金狼军的大营在哪里,但根据金狼骑兵的规律,推测其大营距陶城不会超过50里,而薛县县城正好离陶城县城50里。
孔思松推测,这些金狼军要么在薛县县城中,要么在县城附近,打下县城,再去搜索这些骑兵就容易一些。
这次教导营行军的阵形,是孔思松自己琢磨出来的,部队整体散的很开,前方是一个步兵连,搜索前进,五六百米后面,跟着小型运输队,之后是中军,之后又是一个小型运输队,然后是后卫一个连,骑兵在两侧几百米处保护侧翼。
整体行军阵形散而不乱,他要求一旦遭遇小股敌人,采用驱离、拒止的动作,不要追击,遭遇大股敌人,各部都向中军回退,以运输车辆作为防线,先结阵,再反击。
金狼军前几天就知道陶城来了很多大汉军,对陶城的骚扰强度已经有所下降,今天大汉军一早出发,他们就已经发现,他们的骑兵队在四面冲击了好几次,都没有取得有效的成果,反倒损失了不少人马。
金狼的骑兵远远的监测着大汉军,大汉军也不理会,只是埋头前进。
过了中午,大汉军已经前进了二十多里,到了陶城和薛县的中间位置,孔思松下令开始扎营。
金狼军远远看到,大汉军营中,有人在营盘周边挖壕沟,将挖出的土都堆在营地那一边,这就减少了被骑兵冲阵的可能。
看着已经很宽、很深的壕沟还在加宽加深,金狼人对冲击汉营已经没有了信心,他们只是疑惑,这么刚刚过午,这些大汉军就不走了吗?
孔思松还真不打算继续前进了,再走下去,大营就要在天黑后建设,士兵太累不说,营帐质量也不会太好。
一个下午,汉军都在加强营寨。外围的骑兵与金狼骑兵发生了几次小规模冲突,都以金狼军损失人手而告终。
一股上千人的金狼骑军,冲击外围执行护卫任务的汉军骑兵队,骑兵队开出一枪后,敌军没有像往常那样远离,反而加速冲来,在马上再次装弹已经来不及了。
按孔思松训练时的要求,五百骑兵立即加速向一侧冲去,然后一个绕着营盘转向,将冲来的敌骑甩到后面,大汉的骑兵在自家大营不远处飞奔,金狼骑兵却只能远远地跟着,跟太近就会被大营内的排枪集火,这就是射程优势。
大汉的营寨边,已经排列了整排整排的士兵,瞄准着远处的金狼军。
汉军的营寨就在这样不间断的、大大小小的冲突中,逐渐成型,傍晚时分,营寨附近的金狼军终于消失了。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大汉军再次出发,快到中午时,到了薛县城外。
薛县县城大门紧闭,城上有兵卒向下张望,孔思松命人射上一封书信,要求薛县最迟次日日出时开门投降。
教导营和昨天一样,开始扎营。
孔思松、苏慕武和郭小威三人,作为此次作战的最高指挥官,此时正距离薛县县城几百米的位置观察,这是个小县城,城墙只有五米,看样子也不是很结实,小城没有护城河,连干沟都没有。
从望远镜中,可以看到城上的士兵,将官盔甲都有些破损,士兵大多没有盔甲,显然不是什么精兵。苏慕武开玩笑说,“就这些兵,一次排枪就打尿了,派人送上炸药包,那个城门也就打开了。”
孔思松没有答话,从心里讲,他是同意苏慕武的说法的,但作为总指挥,他必须要稳妥,别部队冲到城里,再被敌人埋伏了。
郭小威没有真正上过战场,他正饶有兴趣地观察,突然发现城门上有动静,仔细一看,好像是十几个人正在挪什么东西,孔思松也看到了,喝道:“往两边跑,敌人在架炮。”
苏慕武扭头就跑,郭小威似乎没有搞清楚情况,还在发愣,孔思松拽着他向另外一个方向跑,幸好金狼军的炮准备时间比较长,方向不好调整,如果刚才金狼军直接开炮,还真有可能伤了他们。
跑了几百米,金狼的炮也没有响,两人慢了下来,喘着气往营中走,回营好一阵,才听到金狼城上的炮响。
金狼的炮自然是打不到他们的,几人喘了一阵,都觉得对金狼的侦察工作漏洞太多,幸亏敌人没有把这杀器隐藏起来,如果攻城时敌人突然开炮,那就会造成不小的损失。
金狼这一炮,已经说明了态度,苏慕武在大营内架起了迫击炮,开始炮击,在炮击的掩护下,一个前装枪连向前运动,在距离城墙大约三百米的位置停下来,向城墙上瞄准开火,一轮开火后,城墙上的人都藏了起来。
一个爆破小队,在炮火停止后,从前装兵中跑向城门,离城墙有一箭之地时,从城墙里飞出不少箭失,但准头不怎么样,小队中有两人中箭,其他人继续向前跑,很快就到城门下,将导火线点着,又扭头就往回跑。
回来的时候,还把刚才受伤的两人也扛了回来,前装兵连也在军鼓声中,整齐地向后撤退。
正撤退时,城门的炸药包爆炸,即使前装兵连的士兵离城门已经有接近500米的距离,还是有人摔倒在地。
孔思松拿起望远镜,看到不仅城门没了,连城门楼也被炸塌一半,附近的城墙也塌了一节。
10个连的前装兵仍旧踏着整齐的步伐,苏慕武的连队在两侧呈散兵分布护卫,进入城内,带队的罗梧桐就让人挥红旗,意思是城墙没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