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收到了批示的肥州教育局,将7名毕业学生交给了肥州州府,州府很想把这些学生留下来自用,但看看批示,还是分到了下面的县。
韩无边本是肥州城中的学生,家境一般,只是能吃上饭,他能第一批上这个学,完全是因为这小子在家有些无法无天,老是惹事。家里正为难,听说官府招收学生,特别是听说学府还管午饭后,就坚决地把他送去学府,算是送走了这个惹事阎王,家里省了不少心。
肥州的学校,第一期只招了60人,来自肥州城中的只有十来个人,其中有两个是富户家的孩子,这些富户都在观望,并不积极,这两个所谓的富家子弟,显然在富家中地位也不高,属于旁枝侧脉。
韩无边是来自肥州城的学生里,唯一一个第一批毕业的,分来分去,分配到了“肥州城区办事处”当文书,说是文书,似乎就是个跟班的,原来这个办事处只有一个主任,叫高文涛,他连一个兵都没有,自己也只有二十多岁,从盐州派过来后,工作极为繁忙,有事情时,只能抓那些没有编制的,留用的州府衙役。
一个二十多岁的办事处主任,如今又带了个只有十六、七岁的小跟班,留用的衙役不禁有些羡慕。他们心中明白,这个小跟班虽说只是个文书,地位却与他们这些人区别很大,甚至是相当于肥州城区的二把手。
韩无边虽说只有十六岁多,但体格已经长成,况且此时的人普遍早熟,又穿上合发的制式服装,随身还总带个公文包,再加上公家配了辆自行车,走到哪里,都是极为惹眼的存在。
他前三个月只是实习,领实习工资,一个月10元,这在肥州已经是少有的高薪。
韩无边的事在城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个毫无根基的小孩子,拿到毕业证后,都能混个城区二把手,这些衙役总是比韩家条件好些,再不济,在城中也是有身份的人。
于是一众衙役都要求将自己的子弟送去学习,没几天,他们的邻居也将孩子往学校送,学校本身在城外军营的一角,面积不大,只能收四个班200学生,第一期还没有完全毕业,第二期报名已经超过150人,只能先登记,待条件允许再来上学。
陈乐天也抢到了一个学生,这是以船厂名义抢的,但船厂暂时还没有事情,这个人就暂时当了他的私人助理,帮他在肥州城中选个铺子,专门卖他从盐州运来的货。
肥州原来也有卖盐州货的铺子,这仗一开始打,商路就断了,仗打完,原来的商路也没有恢复,那些铺子的货就再也补不上了,现在有人能弄来盐州货,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这几个月来,肥州城内的路都被整治了一遍,并不是像盐州那样,修成宽阔的水泥路,而是将道路两边占道的临时建筑全部拆除。原来是石头路面的,都平整一遍,原来是土路的,铺了一层砖,很多人提到这路都会说,“这帮人真有钱”。
好处自然是明显的,对于淮南的雨天,出门两脚泥是常态,自从铺了地砖,小雨出门的人都多了。至于说坏话的,也不少,凡是被拆了门口炉子的,大多都在背地里嘀咕,但明面里是肯定不敢的,据说那背着火枪带着短刀的兵,比金狼人还厉害,一仗就能灭掉几万金狼人。
吴文玉有个明显的感受,肥州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了,从刚来时每天都要收到三、五个恶性案件,到如今三、五天才会有一个恶性案件,形势明显好转。肥州在驻军巨大的消费能力带动下,经济也开始有了些许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