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晚悠在村子里忙了两天,将一切事宜都安排好,又派人去寺庙里看了父亲母亲的状况。
寺庙确实是个好地方,荣王和戚夫人一切都好,并打算多住一些时间,家里的一切就只能交给幸管家看守了。
收了银两四处散播谣言的那几个懒汉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直到现在还在床上躺着,袁方立给他们的那点银两,还不够他们请大夫的,这种人向来贪生怕死,只能跟官府预支银两,到时候干活来补偿。
贫穷的生活已经很痛苦了,最痛苦的是他们身边的人没有一个给他们好脸色,看他们的眼神永远带着鄙夷和嫌弃,这这无疑是在他们的心上狠狠扎了一刀,疼的他们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这些事情谢晚悠并不在意,她这两天除了处理一些事情外,就是重新配制了很多各种各样的药粉,找刘头领送到了军营中,直接送到沈淮景的手上。
沈淮景一直没回来,再听军营那边每天传出来的动静,就知道军营里定是一派热火朝天之色。
做完这一切,谢晚悠还去五房那边看了一眼,几个小家伙现在的生活好了很多。
放下了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之后,五房夫妻俩都在踏踏实实的过日子,不说大富大贵,但是五房老爷是有真才实学,靠着学堂也能让他们一家衣食无忧,因为教书的原因,在村子里的地位也不低。
任何一个时代,大家对读书人总是过分的推崇和尊敬。
谢晚悠只是跟几个小家伙说了话,看到他们一个个活泼可爱的长大,心里一片柔软,几个小家伙最惦记的还是在军营里的哥哥姐姐,甚至还想要悄悄去军营里看一眼。
童言稚语让谢晚悠不由得露出笑脸,离开前还特地叮嘱了一番,最近有战事,就是再想念哥哥姐姐,也不能到处跑。
小的两个还不知道战争意味着什么,还好老三老四沉稳了许多,哥哥姐姐不在的这些时间里,他们一直都在认真的照顾弟弟妹妹,一听就白了脸色。
谢晚悠刚离开不久,五房夫人就回来了,看到孩子们齐刷刷地站在门口,奇怪的同时又有些疑惑,“怎么都来门口站着?”
“母亲,嫂嫂来了。”
“她来了,她人呢?”
“嫂嫂走了,她说要去城里住一些时日,母亲,城里在哪里,小六也想去。”
孩子们来了这么久,还没能去宁安城里看一眼,过年的时候应该去看看的,奈何那时候家里刚出了事,别说去城里了,差点连饭都吃不上。
想到这些,五房夫人便有些愧疚,道:“等七夕节的时候,我与你父亲便带你们去看看,宁安城那边母亲也没去过呢。”
其实是去过的,如果不是因为那次去了宁安城,他们夫妻俩也不会做出那样糊涂的决定,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赶紧去写课业,再不认真写,等会儿你们父亲罚人的时候我可不会帮忙。”
一听到父亲要检查课业,还想继续闹腾的小家伙们立刻就跑回了书房里,他们没少因为不认真写课业被罚,可不能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毕竟父亲冷脸的样子真的很恐怖。
……
谢晚悠骑马进了宁安城,直奔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