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总管手中捧着一份圣旨,展开便尖声读了起来,“文武百官接旨,奉天承运……”
文武百官整齐划一地跪了一地,有了刚刚的小冲击,他们听这圣旨听的格外认真,这圣旨,也比他们曾经接过的每一个都要长。
庆帝在圣旨中写明了福王胆敢对他下福,多年豢养私兵逼宫的事情说的很清楚,再者就是,虽然发现的及时,可是毒素到底还是蔓延了些许,庆帝身体无法支撑他继续处理朝政,在他恢复之前,由太子监国。
担心文武百官不信这圣旨,太监总管在宣读完圣旨后,还说道:“陛下现在是醒着的,就在养心殿中,若是各位大臣不信的,可以移步养心殿,陛下正在等着各位。”
话都说到了这个分上,哪里还有人愿意过去?
要知道,他们这时候过去看庆帝的状态,就等于是打太子的脸。
不过文武百官这么多人,总有几个头铁的,比如御史,别说得罪太子了,就是庆帝,他们都会挺直腰杆子骂一顿,至于骂完之后脑袋会不会分家,根本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里。
几个御史想也没想,便不约而同地起身,在太监总管的带领下,离开了前朝,走向了养心殿。
留下来的大臣一个个低着头,连一个多余的眼神都不敢有,不过心里倒是好奇的很,就跟百爪挠心似的痒痒,他们真的也好想要跟着过去看看啊!怎么就是没有这个机会!
不对不对,他们不是没有这个机会,他们应该是没有这个胆子才对,要是他们也能像御史那样勇敢就好了。
朝堂上一阵鸦雀无声。
太子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多亏了他这些时间里帮着庆帝处理政事培养出来的好脾气,这几个御史一个个都是狗脾气,连父皇都敢骂,他们不给自己面子也是正常的事情,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他现在只是个监国的太子,不好处理这几个御史,等时机到了,再一点点清理干净也是一样的。
太子很轻易就把自己给哄好了,轻咳一声,道:“正如圣旨所说,由孤监国,那今天的早朝便开始吧,各位大人有何要事禀报?”
有一大臣站出来,“臣有话要说,殿下,福王尸首何在?”
“不知。”
“殿下何出此言?就算福王逼宫,不也没成功吗?不管怎么说,他都是皇子,为何会落了个不知尸首何在的地步?”
“这是父皇下的命令,没人敢去替福王收尸,如此这般,各位可还有别的话想说?”
太子一句话,成功的堵住了其他大臣的嘴,他们什么都说不出来了,这是庆帝的决定,不赞同是会掉脑袋的,他们可不是御史那样没长脑子只有脾气的。
换句话说,这就是庆帝的家事,他们还是不要管那么多的好。
太子的眼神仍旧稚嫩,许多大臣都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庆帝年轻时的影子,一个个心情变得复杂起来。
这太子……将来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