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有预谋的陷害,一场迫不及待的流放,甚至于想要让荣王府众人死在流放的路上。
大理寺的人将中书侍郎和正议大夫押送至宫门处,他们二人身上的官服早就脱了下来,狼狈不堪地跪在地上,边上还放着他们陷害荣王府叛国的证据,后面陆陆续续又押送出来十六个人。
十八个人皆认罪,他们当着众百姓面前,承认了自己的罪行,还了荣王府的清白。
百姓中渐渐传来啜泣的声音,一点一点变大,有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嚎啕大哭,他们多数都是见过那个意气风发的小将军的,亦或者是得过他的帮助,还有不少人承过荣王府的恩情,或许贵人们从来不会记得这样的举手之劳,对贵人们来说,就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件小事情罢了。
只有百姓们无法忘怀,没有人知道他们这一年是怎么过来的,要不是因为上了年纪,要不是因为家人都在这里,他们都想踏上前往边关的道路了……
想法终究是想法,人总是会被困在世俗中,身不由己。
随着十八个人的人头在宫门处落地,鲜血流淌了一地,浓郁的血腥味让靠近的百姓都挣扎着起身躲开,这件事情也就落下帷幕。
庆帝甚至没有在上面看到最后,刽子手开始动手的时候,庆帝已经在太监总管的搀扶下离开了城墙之上,荣王府的事情他已经交代好了。
就当是荣王府被有心人陷害,才会招来帝王的厌恶,就当……
刚下城墙,庆帝便吐了血,这动静把周围伺候的人都吓了一跳,连忙开始叫太医。
庆帝清醒了不到五天的时间,又再次昏迷过去,这次比上次要凶险许多,必须得好好养着,再不能受到刺激。
太子再次被赶鸭子上架,又拿到了监国的权利,他不想要,烫手的很,如今跟监国有关的都是烫手山芋,一旦接过来很难会有什么好下场。
但是没办法,文武百官都逼着,庆帝愿意出面解决荣王府叛国的事情,就说明他已经想明白了,他也知道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沈淮景回来,只有沈淮景回来,赤甲军才能重现,离国的危机自然而然的能解决。
庆帝还没醒,宫里处处都乱糟糟的,就算还了荣王府清白,许多人对局势还是不看好,心中到底是悲观的。
太子再次接手,一个头两个大,一整天的时间都在宫里,先是将庆帝早上写好的圣旨交给了太监,让传话的太监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宁安,送到沈淮景手上。
那圣旨是庆帝早上出发之前写好的,整整齐齐地放在案桌上,圣旨写的真心实意,充满悔过之意,太子认真看了一遍,觉得没啥问题,才盖上了玉玺,交代下去了。
在宫里待得难受,太子找了个借口,先离开了宫里。
宫门处已经打扫干净,除了有些许痕迹还存在之外,已经看不出什么了,跪着的百姓也都散了个干净。
聪明人都知道,荣王府一事,再怎么努力,最多也只能到现在这个程度,先不说庆帝能不能接受荣王府继续出现,沈家愿不愿意还是另外一回事,毕竟现在求着人帮忙的是庆帝,从来都不是沈家。
前往宁安的除了圣旨之外,还有不少护卫,他们得将沈家人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