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四月初三还有半个月,古壶枉为大宁怪杰,打仗还要告诉敌人,我要打你了,我什么时候打你,世上有如此打仗的吗?好,我打不赢你,我跑还不行吗?
三日后,刘勋派人正式书面通知蒋正义,正洋国决不投降,势与大宁决一死战。
蒋正义接到这份“决不投降书”后,微微一笑,果然没出大都督所料,他立即放飞一只信鸽,把正洋国不投降的决定告诉古壶。
古壶在大宁与正洋国的一个边境县城接到了蒋正义传来的信,他早就来到了这县城,和东南大将军张路已经做好了战争的一切准备。
东南军原本只有八万人马,为了此次对正洋之战,提前秘密调动了七万人马过来,此时共有十五万,对付正洋国的不足七万人,绰绰有余。
提前下向正洋下“最后通牒”并把此通牒散向其民间,就是为了威慑正洋并扰乱其民心军心。
提前渗透到正洋国的斥候已经送回情报,正洋国大将军罗恒正在慌忙地调兵遣将,趁对方还没有安排好,此时正是进攻的最佳时机。
刘勋啊刘勋,你以为我真要等到四月初三才开打吗?实力在此,我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
古壶立即向张路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当天晚上子时,张路指挥大宁十五万大军分三路同时越过边境,向正洋发起了进攻。
兵力占绝对优势,作战方案早已经议定,张路又智勇双全,古壶放心把战事交给张路,他只管坐镇在这个县城,等候前线传来的消息。
天亮时分,古壶接到前线传回的第一份战报,在大宁大军的突然袭击之下,还没做好战争准备的正洋军队一触即溃,抵抗力微乎其微,大军已经深入正洋二百余里。
接下来的战报显示,正洋国军早已军心大乱,大宁大军所到之处,正洋国地方州郡城大半投降,有的守将弃城而去,真正抵抗的不到二成。
五天后,张路传来捷报,已经占领正洋都城,正洋皇帝提前弃城,试图从海上出逃,被古壶提前安排的人发现。
张路派出的一支尖锋部队驾船追上了刘勋的几条船,刘勋所带的禁卫军负隅顽抗,全部被消灭,刘勋也被杀死,其尸体和试图带走的财宝已经被运回皇宫。
“搞定!”古壶看完这份捷报,打了个响指,兴奋地说,他对一旁的侯戈和陈志莲说:“我们现在可以去看望那位尊贵的景王爷了。”
“遵命!”两人一拱手,出去做准备了。
一天后,古壶的队伍出发了,全部是骑兵,前面四百骑开路,后面四百骑压阵,中部两百骑由侯戈指挥,一边一百骑贴身护卫,陈志莲等三名天奴帮成员跟随左右。
本来可以不需要如此大的阵势,可是,此番是前去见景王爷,古壶不能不摆起谱。
一千铁骑浩浩荡荡进入正洋国,不急不缓地向纵深处而去。
一看经过的郡县,已经有大宁的官员和士兵在维护地方秩序,古壶看见,老百姓的田地村庄基本没有大的破坏,百姓生活基本正常。
虽然有百姓看见他的马队过来都躲得远远的,可也不是十分的惊慌,反而有几分好奇。
三天后,马队到达了景王爷卖身为奴的镇子。
古壶命马队在镇外驻扎,只让侯戈带了十骑跟着。在陈志莲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了汤老爷家。
汤宅门口的男仆见古壶等人来到大门口,惊慌地连滚带瓟跑进去禀报。
很快,里面急步出来的一个年近五十的人,后面跟着一个管家模样的人。
“帮主,这就是汤德成。”陈志莲小声对古壶说。
古壶点点头,下马来,侯戈和十名卫士也下马来。
陈志莲急步上前,跟汤德成小声吩咐了一番,汤德成立即转身吩咐了管家一番,管家转身跑开了。
汤德成大步走到古壶面前,大声喊道:“草民汤德成拜见大都督。”
汤德成说着就要跪拜,古壶忙上前拦住他说:“不必多礼,你的那位‘汤渣’过得怎么样?”
汤德成神秘地一笑,小声说:“奉帮主之命,把他照顾得好着呢,他正在磨坊推磨,这些日子在正洋国发生的大事,他完全不知道,我这就带帮主前去。”
古壶看着汤德成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跟着汤德成进了大宅院,侯戈派几个人守在大门口,带着几个人和陈志莲一起跟在后面。
往里走着,汤德成向古壶介绍汤渣的情况。
在汤宅的净房洗了两个月便桶后,汤渣曾两次想要自尽,后来,把他换到了磨坊,麿房是旱磨,由驴拉磨,磨坊原来是只由一名男仆负责,这男仆是哑巴。
汤渣去了后,汤德成吩咐哑巴看好他,不能让他再做自杀的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