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青色火焰在古诗指尖开始变幻,一道道火焰内敛,数息后变成了一朵正在盛开的青色四季兰花。
魔风谷弟子皆知罗嫣然喜爱芍药,听说古诗在知道这一点后,便在自己宫殿外种满了四季兰,并将宫殿改名为“兰仙殿”。
眼下见古诗不止在御风术上超群绝伦,还拥有如此神奇的御火术,魔风谷弟子脸色又沉重了几分。
大部分重源族人确实拥有两种灵源,但都是两种普通灵源,两种灵源中有一种能是特殊灵源已属不易。
古诗不止拥有两种灵源,还拥有自然系灵源中的两种,并且在御风术和御火术上都独占鳌头,这让一向骄傲的魔风谷弟子怎么忍受得了?
古凌可看着古诗指尖的那朵青色兰花,眼中也闪过了一丝惊讶。
他拥有九术之炼神篇——炎荒,一手控火术世间少有。
凭他的御火造诣,自然看得出这朵兰花虽然不大,却是难得的五品焰力。
兰花中的每一簇火焰都被灵气凝聚得精妙至极,光凭这一手凝火为兰的本事,古诗便可在五品锻造师中名列前茅。
古诗似乎很享受人群爆发出的这份炽烈的爱慕与惊叹,她唇角微扬,指尖轻弹,那朵清丽火焰兰花便被她弹向灯谜楼,落在了楼顶莲花台内。
火焰在莲花台燃起,灯谜楼内部机关被触动,九百颗火球一层层被点燃。
贴在火球前方符纸上的符文自动亮起后,冷风吹着火球沿长杆内部轨迹而行,最终落在与长杆连接的大彩灯内,点燃了彩灯里的灯油。
一排排彩灯被点燃,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些彩灯被点燃后,灯谜楼楼体泛出了五彩斑斓的光芒。
一些目力好的人这才发现镶在楼体上的不是木材与石头,而是一种会随温度变化的宝玉。
莲花台被点燃后,火焰顺着楼体中央支柱内部轨迹而下,在点燃了九百颗火球的同时还点燃了无数盏藏在支柱内部的烛火,正是那些烛火的温度唤醒了楼体外观宝玉的光芒。
盘旋在中央支柱外的八条飞梯上,无数盏灯火也被依次点燃。
站在广场上看,这幅画面精美又让人震撼。
广场上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朱雀楼上,那位内臣满意地高声呐喊道:“灯谜大会,开始——”
大彩灯被点燃后,每一盏灯笼上都出现了一大片文字。
那些文字在灯笼内火光的照耀下非常清晰,哪怕普通人站在彩灯下,也能看见最底层百盏灯笼上的文字。
那些文字全都是灯谜,每一盏彩灯上写着一个灯谜,这神奇的一幕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看,驻足在灯笼下,对那些灯谜窃窃私语。
“柳眉半舒半带愁,打一字。”
一盏彩灯下,一人看着写在灯笼上的灯谜叫道。
他略一沉思,自言自语道:“这不是个‘想’字嘛。”
按照灯谜结构,这“柳眉半舒半带愁”是谜面,“打一字”是谜目,由谜面和谜目来猜谜底。
谜面、谜目、谜底乃是灯谜三个基本要素,其中“谜面”告诉猜谜者条件,是猜谜者思考的依据;
“谜目”限定所猜范畴,是答案所属范围;
谜底便是答案。
这三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缺了便不是完整的灯谜。
这句“柳眉半舒半带愁”里,“柳眉半舒”便是“木”、“目”二字,而“半带愁”别解为带上“愁”字的一半,即是“心”。
“木”、“目”、“心”三字构成的正好是个“想”字。
当那个人话说完后,他头顶的彩灯似乎听到了他的话,又似是感受到了他内心所想,挂在彩灯底端流苏上的那个空白木牌上很快出现了一个“想”字。
彩灯上的字迹跟刚才相比暗淡了几分,以示和其它还没被人猜出的灯谜的区别。
看着这奇异的一幕,很多人纷纷抬头眺望,将自己想到的答案喊了出来。
“剪去东风第一枝,半帘疏影坐题诗;不须脂粉添颜色,犹忆天台相见时。打一植物。”
“是梅花吧?”
“对呀,就是梅花!哇,看,木牌上的字出现啦,柳郎你真厉害。”
……
“十月一日面貌新,打二字乐器。”
“这是什么?”
“琵琶?不对……编钟,也不对……噢,对,是二胡!”
……
“碧绿湖中别有天,打一节气。”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滚滚滚,乱猜一通。”
“那有啥嘛!节气就二十四个,老子猜不出来,总能按顺序念出来吧。”
“有你这样猜灯谜的吗?”
“怎么没有?你看啊,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诶,竟然出现了!咦,居然是‘清明’。”
……
大部分人都聚集在最底层的彩灯下方,也有一些胆子大的普通年轻人和修行者一起踏上“兑”位飞梯,来到第二层灯笼下观赏了起来。
有人见“竞”位飞梯上人多,索性跑到第三层,甚至第四层灯笼下去了。
何子毅看着热闹的场景,对众人笑道:“走吧,我们也去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