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孔子肯定是拒绝的。
对他而言,自己也不过是在学识一道上先他一步而已,修为却是落他一层。
在此之前,哪有师傅弱于徒弟的?
虽不修行,但这黑暗生存法则孔子却是了解的。
若有朝一日危机降临,师者反受弟子保护,传出去,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
再者,自己的能力自己是清楚的,诚然,在学识方面,自己是强于你等,但比之前辈,也不过是幼儿学语一般,所知者甚少,还需再学习才是。
......
虽然有些失望,但那人并没放弃,反而愈加勤快的来找孔子,请其传授知识。
孔子也没拒绝,凡其所问,凡己所知,皆是倾囊相授。
如此资源,加上自身的聪颖,那人很快便将所学牢记于心,有时甚至能举一反三,以示理解。
对此,孔子也是相当满意,常常夸赞对方“其智不弱自己”“悟性上佳,仙道一途,大有可为”。
一来二去,两人早已熟知。
虽如是,每次见面,那人也总是对孔子持弟子礼,不以平辈相称。
对此,孔子总是看在眼里。
......
又千年,孔子又一次与那人交谈,说到:“我不久将离去,下次再见,不知何时......”
听到这话,那人也是一脸感伤,不过很快他便调整了过来,继而一抹纠结之意浮于脸上。
见状,孔子便问到:“观你之意,似心中有事?”
闻言,那人便回答到:“老师勿怪,方才学生突然想到母亲所言,愿与老师同行,但又恐母亲一人在家,无人侍奉,故内心有所纠结。”
听罢,孔子忽然一愣,仿佛想起了什么。
是啊,都出来三千年了,母亲他们...可还好?
突然间,一股浓浓的思念之情从孔子心中浮现。
下意识的,孔子吐出一句话:“该回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