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朱轩对姚广孝的吹嘘,朱元璋和刘三吾死死的盯着姚广孝,怎么看这个秃驴也没有那么优秀吧。
“轩少爷、你会不会看错了?”刘三吾振振有词的劝说道:“轩少爷恐怕不知道和尚的德行,他也最是喜欢蛊惑人心。”
“千万不能让他们慈祥的外表给骗了,俗话说得好,头上无毛、最会蛊惑。”
刘三吾说完忽然反应过来,瞳孔放大眼里满是恐惧的望向朱元璋,他刚才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呢,朱元璋以前也当过和尚,他刚才说的话,岂不是在内涵朱元璋?
朱元璋也不在意刘三吾说了什么,他当初之所以去寺庙当和尚,也只不过说为了不被饿死。
“大孙、刘三吾说的没错,这些和尚平时说话打禅机,听得云里雾里的,其实就是在忽悠人,你可别被这秃驴给骗了。”
朱元璋语重心长的看着朱轩,他可不想大孙被和尚蛊惑,万一大孙出家当和尚了可咋办。
姚广孝心里那叫一个郁闷,贫僧还一句话都没说呢,你们就叭叭的说个不停,贫僧不要面子的吗?
“朱老爷、刘先生,你们此言差矣,自从追随轩少爷以后,我已经不再是道衍和尚,而是姚广孝……”姚广孝一脸慈悲的笑着说道。
道衍和尚?姚广孝?
朱元璋他们明显一愣,“道衍”是出家人的法号,而“姚广孝”则是他的俗家名字。
姚广孝已经表明了心意,他此时不再是出家的和尚,而是还俗的姚广孝。
两则的区别很大,和尚只能吃斋念佛,不能参与朝政。
朱元璋也不可能让和尚参与朝政的,而现在姚广孝恢复俗家名字,也就代表他要入朝为官。
朱元璋开始正视起眼前的和尚,他发现这个和尚不简单。
妖里妖气的。
刘三吾回想起最近跟姚广孝接触的点点滴滴,似乎、这个和尚负责去招安海岛上的溃军,有很大的成功几率。
主要是这和尚一点都不慈悲,而且有点阴森。
“轩少爷、去招安那些张士诚和陈友谅的残部,也不是什么人都行的,需要有一定的身份。”
“不然的话就没有诚意,那些人如何会相信洪武爷能对他们既往不咎。”刘三吾提出了一个建议。
他说的这个问题确实很大,派一个阿猫阿狗去,人家抡起大刀就是一刀子下去,连求饶的机会都不给你。
朱元璋赞同的点点头:“李善长如何?李善长才华横溢,胸有谋略,如果是李善长负责去招安,也能显示出朝廷的诚意,而且他的计谋也能加大招安成功的几率。”
李善长?
朱轩当然知道此人了,在历史上都有浓重的墨笔,朱元璋能成功赶走鞑虏,可以说李善长功不可没。
李善长出生滁州地主之家,当初朱元璋平定滁州之后,李善长颇有眼光,看出朱元璋能成大事,于是毛遂自荐投靠了朱元璋。
打仗需要什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朱元璋出身贫苦,哪有钱财粮草啊。
而朱元璋又不可能去盘剥压榨百姓,毕竟百姓都饿的起义造反了,谁家里能有余粮。
想要得到粮草,只能从那些地主,官绅世家财阀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