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儿!朕只能答应给你部分工匠,整个匠作监全部给你,你想都不用想了,那可是朝廷一个重要部门,岂能给你当做儿戏!”
李宽嘴一瘪,心道,你说的好听,敢情你一个皇帝为了骑自行车卖几个工匠给我,那就不儿戏了?
反正都是卖工匠,几个是卖,全部也是卖不是?所以还没有达到李宽的心里预期,于是他继续道。
“父皇!我给你算一笔账啊,你看看匠作监那么多工匠,但平时使用的却很少,大部分工匠都是没有活干,只能靠着朝廷微薄的俸禄过日子。”
“而朝廷呢,又要花钱去养着他们,这么一来朝廷又废钱,工匠们又没得到合理的使用,他们也赚不到什么钱度日。”
“你也别给我说什么好歹他们有官身,这些能当饭吃吗?去年的时候,似乎好多官员俸禄都发不出来吧!”
“而且不光匠作监,还有其他朝廷各个部分,其实真正需要的官员不是很多,只要合理分配好任务,其实少量的官员完全可以维持大唐的运转。”
“精而不多,简而不杂,繁而不乱,行而有序,这样的架构既能减少朝廷不必要开支,又能除去那些食君之禄,不做其事之人多好。”
不知不觉中,李宽为了让李世民剔除匠作监这个部门,他都开始吐槽起大唐官员架构了。
但也是因为他的话,瞬间让李世民和几个国公陷入了沉思。
有些事情他们都懂,但一方面是受各种掣肘无法改变现状,另一方面则是他们没有李宽这个后事之人总结的这么透彻。
特别是楚王的精而不多,简而不杂,繁而不乱,行而有序,这一段话,总结的太到位了,如果大唐真的能做到这十六个字,大唐何愁不兴。
杜如晦皱着眉头想了想,突然开口问向李宽。
“楚王!您刚才的一番话确实让臣等震耳发馈,但自古很多朝廷设立的部门也都肯定有他们存在的意义。”
“正如您说取缔匠作监,那朝廷的修缮工作,还有兵将的铠甲,百姓的农具,又或者是洪灾水涝,长安城溢水等等事情,如果没有匠作监的工匠,难道让臣等去做吗?”
“虽然朝廷养了那么多工匠,用时极少,但真的到需要他们时候,他们给大唐带来的远比朝廷给的俸禄多啊!”
李世民听的也是一连点头,他上位后何曾不想做一番变革,但很多事情真要去做,考虑的事情就太多了。
静静听完杜如晦的话,李宽也不得不佩服历史名相看问题的精准,不过取缔搬空匠作监,不代表匠作监的工作日后没人做。
“杜叔言之有理,但本王何曾说过匠作监的活不用干了,让你们干?”
“其实咱们完全可以抓大放小嘛,就如这些修缮的事,完全可以外包给商人去做啊,保证他们干的又快又好,最后所消耗的还比你们自己养的工匠花费多。”
“朝廷作为一国中枢,掌控大方向,主抓军队和政治命脉,其他小事情能放权就放权好了,全部抓在手中什么都想掺合,那最后什么都干不精,也不利于大唐的有利发展。”
李宽一口气说完,咂吧着嘴,有些渴,洗脑也是个费劲活啊,还是躺着舒服,等干完这一票就回临安王府院中躺着了,再也不出来了,太累。
李世民和几位国公再次听完李宽的一些意见问题,他们均都是在琢磨李宽所说事情的可能性。
最后李世民直接吩咐几个国公跟着他去丽政殿商议国事,但没有叫李宽,直接把他一个人晾在御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