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开了,想去的就去,不过如果怕死就别去了,没准本王在里面布置了鸿门宴呢,是吧!”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那些血气方刚的书生们好多都不干了,直接一挥衣袍就向着皇宫大门走去。
那样子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烈感。
对此李宽只能在心底笑笑,不过此时城门下还留着不少书生,李宽只能继续忽悠,哦不!是继续讲道理。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认为算学是小道儿,不足以治国安邦,那本王在说说文学方面的吧!”
“先不谈诗词歌赋,你们当中有谁能做出本王做出的那些诗词同等水平的,本王立马给你封侯拜相。”
这话说出后,书生们虽有不甘,但这事他们还真不敢跳出来与楚王比诗词,毕竟他们大多数的人都看过了东市挖出来的诗帖了。
知晓自己倾其一生也未必能做出一首像楚王那样的,更何况楚王那可是一夜醉酒后写出来的,如今他清醒状态下,岂不是更厉害?
对于书生们的默不作声,李宽也不讥讽,毕竟他自己可是拿来主义,心里还是有些小小羞愧感的。
于是李宽看着书生们继续开口道。
“咱们不比诗词,文学经典都是死物,只要会背就行,这也不足以帮助天下百姓。”
“咱们还是比一比谋略好了,至少懂谋略的人不管是出计谋抵御外敌,又或者是给百姓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这都需要极高的智慧才可以的。”
“短时间我们也无法将谋略拿来比赛,不如咱们就比一比智慧和胆识吧!”
李宽这次说完,书生们终于有所动静了,一个个似乎变得有些摩拳擦掌,就想着立马和楚王比一比。
不过既然是比试,楚王也好书生们也好,他们均不适合出题,一时间他们都四下张望起来,似乎在找一个合格的出题人。
正在李宽考虑要不要将萧瑀等大佬叫来出题时,那边跪坐半天的世家官员中,顿时就有了动静。
只见几个穿着三四品官服的世家官员从跪坐起身,然后缓缓走到城门下。
其中一个头发花白,长相倒是生的很周正,一副正牌人士的样貌,只见他率先走了出来,语气不卑不亢的大声说道。
“老夫王友之,斗胆为楚王出一题!”
这人一开口,场中书生们就炸开了锅。
“哇!太原王氏中据说从小就号称神童的王老?”
“是啊,没错,我还拜读过王老不少经义解读呢!”
“哈哈!有王老出题,想必定是难度极深的题目,到时候楚王要是答不上来就好玩了。”
“如果太难,咱们也答不出怎么办?”
“怕啥!只要楚王答不出来,我们就赢了,毕竟我们可是帮世家来给楚王找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