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精简整编,赤峰守备区为何撤编?沈阳军区也需要转型瘦身
2003年8月,孙红雷、陈小艺主演的军旅剧《军歌嘹亮》横空出世,沈阳军区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也参与了该剧的制作。根据我军军旅剧的拍摄规律,《军歌嘹亮》多多少少带有沈阳军区的故事原型,而赤峰守备区的撤编就是该剧的原型之一。赤峰守备区于1992年撤编的时候,也就十年出点头的光景,属于比较年轻的守备区。大家可能心有不解,赤峰守备区为什么撤编?背后的时代背景又是什么?且从赤峰守备区的前世今生说起。1981年11月,中央军委根据周边形势的需要,成立了赤峰守备区,王秀法、张春榆分任军政主官,时辖守备第4、11、12师。1985年9月,第68军、白城守备区撤编,辖内各部均编入赤峰守备区,编制序列如下所示:
赤峰守备区司令部(与第68军军部合编);
守备第3师(原白城守备区守备第3师);
守备第4师(原第68军203师、守备第4师合编而来);
守备第5师;
守备第6师(原第68军第204师、沈阳军区守备第6师合编而来);
守备第11师;
守备第12师(原第68军202师、原守备第12师合编而来)。
1991年4月,守备第4、6、11师改编为守备第4、6、11旅。1992年9月,赤峰守备区正式撤编,辖内各师(旅)也随之撤编,仅有部分英雄连队得以保留,分流至兄弟单位。赤峰守备区撤销的同时,也宣告第68军正式退出我军序列。
赤峰守备区的撤编,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去理解:
一、中央军委的统一精简整编,对1985年百万大裁军的补充;
1985年6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明确要“百万大裁军”,并任命了各大单位的军政主官。7月,《军队体制编制调整、精简整编方案》正式下发。稍后不久,“百万大裁军”进入落地实施阶段。1987年底,“百万大裁军”宣告完成,全军兵力降至323.5万人。此次大裁军,通过撤、并、降、归、改的方式,在精简机关、调整军区、组建合成集团军、调整陆军兵种结构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将我军打造成了一支指挥轻便、机动灵活、军兵种结构合理的劲旅。不过,我军依然保留(改编)了一大批守备部队。比如,第68军与赤峰守备区合并为新的赤峰守备区,就属于这一情况。1992年4月,中央军委下达《“八五”期间军队建设计划纲要》。《纲要》指出,用3年的时间进行体制编制调整,继续压缩员额、收缩摊子、调整结构。陆军系统内,守备区(要塞区、守备师)占比依然很大,与“精兵、合成、高效”的建军路子不相匹配。根据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以赤峰守备区为代表的守备力量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二、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不需要保留太多的守备部队;
1992年前后,世界上发生了两件大事,即苏联解体、海湾战争,深刻影响了我军的建设进程。长期以来,苏联沿着苏(蒙)中边境在我“三北”方向部署重兵,我军不得不把精锐陆军集中在北方,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更是成了主力扎堆的地方。仅同蒲铁路沿线,我军就一度驻防了第28、63、69军,且全部位于山西境内。至于围绕着“三北”方向的守备力量就更多了,沈阳军区在1985年前,就编有守备第1、2、3、4、5、6、7、8、9、10、11、12师及旅大、赤峰、白城、外长山备区。可想而知,我军当年在“三北”方向的压力。苏联解体之后,我“三北”方压力骤减,自然不需要太多的守备力量以应对不测。海湾战争的影响就更大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凭借高、精、尖武器装备和颠覆传统模式的打法,打出了一场海、陆、空、天、电磁五维一体的战争。海湾战争最大的特点,就是“联军”的陆军没有怎么下场打,伊拉克大多数情况下都不知道敌人在哪里,变成了聋子瞎子。这场战争让我们看到了军事发展潮流的趋势,以全新的角度审视“陆军究竟该怎么建设?”的时代之问。
三、沈阳军区需要转型瘦身,调整军兵种比例;
前述两大原因叠加之下,对沈阳军区的军兵种比例提出了新的要求。自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中苏交恶后,沈阳军区长期处于对苏斗争前线,一直驻防有大批野战军和守备力量,陆军是当之无愧的大头。巅峰时期,中央军委在沈阳军区部署了第16、23、39、40、64、68军。1985年,沈阳军区部署有5个集团军,数量仅次于北京军区,更别说其他守备力量了。在此背景下,沈阳军区转型瘦身,就显得很有必要,缩减陆军的规模,把精力和军费放在现代化、机械化、合成化水平的提升上,就显得尤为必要。同时期的其他大军区跟沈阳军区一样,缩减了守备力量。比如,兰州军区守备师、成都军区守备第二师等守备力量,也都是在这一时期撤编,退出了历史舞台。括而言之,赤峰守备区的撤编,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位于“精兵、合成、高效”的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到了新世纪,守备区(守备师、要塞区)等称谓,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血脉多由所属省军区代管。2017年新一轮军改,边海防力量与省军区(新疆、西藏军区除外)脱钩,转隶本战区陆军,在联合作战体系下履行新的使命,这就是题外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