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道路糟糕又坎坷,车子开在路上上蹿下跳的,如果用玻璃瓶装奶粉,非常容易破损,比不上塑料袋韧性好。这点作为知青下乡的吴莹同志应该很了解。”
吴莹想起自己下乡时,因坐车经受的折磨,心有余悸地点了下头。
张芊继续说:“第二,成本问题。不管是玻璃还是铁罐,其成本远远高于塑料袋,一个普通玻璃瓶至少需要五毛,另外我们还需要去定制上面的塑料盖,又是一笔支出。”
“而塑料袋价格非常便宜,唯一缺点就是容易破损,但我们可以去双田塑料厂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塑料袋。”
“第三,容量问题。玻璃瓶瓶身较重,放在纸箱子里会占据不少空间,而塑料袋完全不存在这种问题,我们都不需要特意租用汽车,直接和其他送货的汽车合作,就能将四百斤的奶粉运送过去,又能省下一笔钱。”
“另外还有一点,未来我们大队养殖的奶牛和奶山羊只会越来越多,产出的奶,县城无法完全消化,加上还有一个国营奶牛场,如今淳县的鲜奶需求量已经日趋饱满,我们要想将奶厂开下去,必须尽早找寻其他市场。”
“但一是道路问题,二来鲜奶保鲜也是问题,没法把这两个问题解决,想将牛羊奶卖到其他城市,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好在奶粉只要保存得当,能保存好几个月,我们可以把鲜奶加工成奶粉,运送去其他县城及城市,一开始肯定不赚钱,但后面渠道稳定后,销量将越来越多,奶厂发展更好,大家伙拿到手的工资也会更多。”
“所以,综合以上问题,我更支持用塑料袋,加上我之前为了保险起见,和饶县订购工厂商量的期限还有一个月,足够我们将塑料袋问题落实了。”
张芊解释完,冲埋头记笔记的几人道:“你们觉得如何?”
说了这么多,有点口渴,她看了一圈,直接拿过赵松手边的杯子喝了一口。
她没注意到,赵松的耳朵一点点变红,简直能滴出血来。
首先抬起头回答的是吴莹。
“我同意厂长的看法。”
其他几人抬起头跟着说:“我也同意。”
魏牛兰也赞同。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张芊作为厂长前往双田塑料厂勘察,赵松在奶厂坐镇,安排监督奶厂内部运行。
这一次,她会带上三弟张红兵出发,也算是长长见识。
她提前订了票,第二天一早就出发。
另外,她还需要解决一下带回来的红薯粉。
目前奶厂的总工人数量在两百五十人左右,就算一人发十斤红薯粉,也只能消灭掉一半。
就算放在食堂,供应奶厂一百多人吃饭,一个月最多消耗一百斤,但天天吃红薯粉,工人肯定会有意见。
行政专员张欣就为这个事发愁,还是那句话,实在是太多了。
对于这个问题,张芊笑了下,说:“咱们可以做一个回馈活动,为感谢广大用户坚持订购红光鲜奶,接下来一个月里,一次性购买鲜奶数量达到十斤,将赠送红薯粉一斤。”
淳县有不少人会去买奶牛场的奶,也有部分为了省钱用米汤代替鲜奶的人,但有了这条买奶送粉丝的活动,肯定能吸引很大一部分需奶人群,原本不打算买奶的,也会为了那一斤红薯粉买奶,毕竟,一斤红薯粉市价两毛六,价格并不便宜。
张欣面露纠结,“这样能行吗?”
“先试试看。”张芊莞尔,“实在不行,我们就捐赠给城里的孤儿院,就当是做慈善帮助弱小人群了。”
张欣抿了抿唇,用力点头,“我知道了!”
她刚转身要走,张芊又叫住她,补充道:“对了,可以拼单购买,几个人购买的重量达到要求,同样能赠送粉丝,只不过怎么分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张欣恍然,疾步走回办公室,将这件事落实下去。
张芊伸了个懒腰,开始为明天的行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