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再不走,就赶不上车了!”前面的拖拉机手扯着嗓子大吼道。
背着大包小包的两人抹掉脸上的泪,笑着和众人道别,身影逐渐消失在道路尽头。
现在是八月,还有两个月,上面就要宣布高考的事了。
张芊很期待。
“凡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符合条件者都可报考;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原则,重视文化考试;实行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
随着广播里播放的声音越来越大,许多人放下手上的事情,疯狂奔向传达室以及大队院。
“是真的吗?我们能高考了?!”一名老知青不敢相信道。
赵宽耐心解释,并将今天的人民日报拿给他看,“是真的,我记得你是72年来的,不到三十岁,完全能去报名。”
老知青狂喜,一把抢过报纸一字一句看起来。
“我能借一下你的自行车吗?我想去报名!”老知青看完一把拉住赵宽的手一脸期待。
赵宽想了下,将手上的东西交给其他人,随后转过身对老知青说:“没问题,正好我也想去报名,一起去。”
县里的高考报名处如同丧尸围城一般挤满了人头,外面的想进去,里面报完名的想出来。
“排队!全都给我排好队!不排队的不登记!”
随着工作人员的怒吼,外面众人立马排成两列,有条不紊进去登记报名。
张芊拿着手上的准考证,郑重贴上自己的一寸照。
很快,她就将开始高考,开启自己新的人生旅程。
奶厂里想要参加考试的工人,凡是满足五年工龄要求,按照上面政策,在学期间工资照发,她自己也一样。
奶厂凡是符合要求的,全都去报名处登记报名,准备参加这一次的考试。
原本没有参加学习交流会,或者参加了,但后来慢慢懈怠放弃的人,现在全都非常后悔。
要是他们能坚持下来,现在就不需要这样担心自己高考会考不上大学了。
而那些和张芊一起坚持到最后的人,除了欣喜,更多的是坚定。
而那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如今成了奇珍异宝,大队的这一套,除了大队的人要用,隔壁红旗大队也来了不少蹭书的考生。
学习室内,大家激烈讨论着各自的看法,也有不少人正忙着抄录书上的例题,准备带回去给家人朋友。
张芊自己就有一套,这一套她直接留给了两个弟弟,他们同样满足要求,而且这次考试不看成分,哪怕是赵宽也能通过审核进行考试。
城内的沈宁特意打来电话感谢张芊,她准备参加这次的考试,以后进入军校学习,而丁爱军则放弃了,她觉得自己如今的生活就挺好,上大学对她来说可有可无。
张芊尊重她的想法。
另外,远在大草原的卫东特意打来电话,电话中,他哭着感谢张芊这一年对他的折磨,让他对这次的考试充满信心和希望。
对此,张芊只能哭笑不得接下他的感谢,并让他继续去学习,争取考一个好成绩。
远在首都的白浅浅也打了电话回来,自从代表大会召开后,她打电话的频率高出以往不少,这次打电话回来是询问张芊有没有书。
得知张芊早有准备,她才放下心来。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