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信,梁展博已经不会感到难受。突然想起,他因为家事没处理好,跟陛下自请辞官。
停俸禄,户部不会再发俸,梁父没了银子。难怪十一月初的信,十二月才到!
原来他们没钱去驿站寄快信,估计是打着梁展博的名头在驿站赊账。梁父让人代写信,还欠人银子,对方寄了最慢的信,所以这信跑了两个月才到江南。
要银子,没有!
有银子梁家人就敢作怪。
梁父他们现在住的院子他已经买下来,旁边也有几亩田地,甚至私下安排人定期送两口子的粮油到梁家,保证不会让他们夫妻挨饿。
至于其他人,不归他管。银子没有,信还是得回!
“慈父
展信安康
不孝子因家事不齐,特向圣上辞官,现为白丁,父亲勿念。
辞官后儿子内心痛苦不堪,无颜面对双亲,愧对族亲。
现决定,客居江南,清苦度日,自我放逐,警醒自身,定痛改前非,做个好儿子。
今,儿远在江南,无法承欢双亲膝下,斋戒自省,诚心诚意向上天祈祷,唯盼双亲在京城一切安好!
不孝子
梁展博
敬上!”
站在旁边磨墨的温浅言,看完梁展博的回信,嘴角都压不下来。另外一封信,压在纸镇上,梁展博似乎没打算拿出来看。
她看到上面的字,字体不太优美,有些颗粒感,温浅言心中有数,伸手拿出来,对上梁展博的眼睛。
“为何不能看?”
梁展博轻咳一声,无奈随她。
“不孝女
温五娘
回京数月,竟然不来探望生母,汝甚是不知礼数。
枉费为母幼时曾对你悉心教导,如今你竟然抛下在西北之地受苦的父兄,独自前往江南偷欢。
你枉为温家子女!
拙,早日回京!
慈母
杨婵!”
杨老夫人信中好大的大口气,如果不是熟知她对温浅言的态度,梁展博差点都以为温浅言是个彻头彻尾的不孝女。
说悉心教导,那也是温浅言的祖母温老太君和温谨铭,她杨婵除了生下温浅言,何曾给过她关爱和亲情。
说抛下父兄,杨婵当年就假死逃走,甚至从来不关心温家人,不管他们在西北之地过得怎么样。
两相比较,孰是孰非,无须争辩!梁展博握笔回信,语气尖锐。
“杨老夫人
安
江南之行,是为公事,若有不满,大可御前告状!
归期未定!
温氏浅言
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