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菱推开院门,看见她爹正拿着小鱼干在喂小黑。
孟良看到女儿回来,问道:“辣椒卖的怎么样了!”
“嗯,都卖完了。”
孟菱说完蹲下来看着小黑在那吃鱼干。
孟良一听说都卖完了,还是有点惊讶的,他以为只卖出去一点点而已。
他问道:“多少钱一斤啊?”
孟菱回到道:“八文钱一斤,共卖了十二斤。”
一说价格把他爹吓了一跳,这比那好米都贵啊。
孟良拍拍大腿道:“这么值钱,那早知道就多种点了。”
孟菱缓缓道:“爹,现在家里的差不多够了,两三天去卖一下,这样地里的活也能顾得上。”
孟良点点头,觉得是这么个道理。
父女俩就这样蹲在那里闲聊起来。
“爹,你不是怕狗吗,怎么还在这喂他?”
孟良回道:“就这么个小崽子我能怕它吗。”
孟菱说:“是吗?”
“爹,那你有没有觉得她有点奇怪?”
孟良说:“是有一点,天天吃鱼干也不腻。”
孟菱:………
说的是小鱼干的事情吗?
“啾喔,啾喔……”
这时背篓里的小鸭子发出阵阵叫声。
孟良听到叫声问道:“大丫,背篓里是什么?”
她放下背篓,拿到他爹面前道:“买了几只小鸭崽。”
孟良点点头:“嗯,到时候放田里养着,冬季就能卖钱了。”
孟菱说:“爹,这些鸭子是养着给娘补身子的。”
孟良听完尴尬的挠挠头,他光想着卖钱了。
心想这闺女没白养,想得比他周到多了。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原来是这样啊。”
“她知道你有这份孝心肯定高兴坏了。”
“你娘生三娃的时候家里条件差,坐月子的时候没吃几口荤的,身体亏空的厉害。”
“现在条件好了,给她补补也是应该的。”
孟菱点点头,“就是勒,再过几个月家里的鸡鸭都长大了,到时候不愁没有东西补身体。”
两人正说得起劲,沈氏微挺着肚子出来说道:“你俩在说什么呢,吃饭了!”
“好嘞!”
……
第二日,院子里多了个鸭圈,小鸭子在水盆里游的欢快。
孟青青看了半个时辰还没看腻,“姐姐,小鸭子爱吃什么啊?”
孟菱摸摸她脑袋道:“小鸭子爱吃鱼,爱吃青菜,爱吃嫩草。”
“以后小鸭子就归你管了,好不好。”
“好。”孟青青回答的十分干脆。
养了三天,那些鸭子就认得她了,常常跟在她后面要吃的。
“青青,你叫小鸭子进笼子。”孟菱在院子里喊道。
“好!”
孟青青手里拿着几片青菜叶子,小鸭子在后面跟着来到笼子边。
孟菱说:“你把菜叶子丢进笼子里。”
孟青青倒也聪明,将菜叶子都进去,小鸭子争抢着吃菜叶。
“快关起来!”
孟青青听话的赶紧关上笼子。
“真棒!”
孟菱不忘夸奖她一下。
孟青青听到姐姐夸她非常高兴。
“走,让它们去田里抓鱼吃。”孟菱说着提起笼子往外走,孟青青在后头像个跟屁虫似的。
天空湛蓝,田野里夏风吹拂,一道道青色浪花翻涌向前。
孟菱将笼子放到自家田埂上,打开笼子,小鸭子看看周围陌生的环境起先还不敢下水,直到一只胆大的带头才敢下去。
刚下到田里的鸭子就像是岸上的鱼儿跳进了水池,一下子游走看不见了。
田里的禾苗已经长的很高了,到了拔节孕穗期,也不怕鸭子伤到禾苗,还能吃掉一些杂草嫩尖,可以省下不少除草的功夫。
看着眼前的稻田,她还记得小时拔孕穗的禾苗当哨子吹,没少被爷爷口头教育。
丰收是喜悦的,但是也伴随着痛苦,每年双抢都是她痛苦的开始,挥不完的镰刀和插不完的秧苗。
她看着眼前的稻田,心想没有打谷机怎么行,小命怕是得交代在这个夏天,回去得好好想想办法。
“青青,我们先回去吧,晚点再来接小鸭子回去。”
“好!”
回到家,孟菱牵着羊来到山上的坡地,她爹已经锄了半块地的草了。
她将两只羊拴到树下吃草,也加入到了除草的行列中。
手上干着除草的活,心里却是想着打谷机的事,地里的作物都锄断了好几棵,趁她爹没发现赶紧混到杂草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