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咱忘说了,这朱昱是朱亮祖的次子。”朱元璋说道。
“永嘉侯朱亮祖次子?”
“爹刚才说此…呃…兵书是这朱昱所写?”朱标看着手中‘简朴’的兵书问道。
朱元璋摇了摇头:“这个现在还无法确定,只是有这样的传闻罢了。”
“原来如此。”
“若这书真是朱昱所写,儿臣倒是想见上一见,看看这朱昱是个怎么样的人,竟对军阵之事有如此见解。”
朱标翻着手中的书感叹道。
“标儿跟咱想到一块去了。”
闻言,朱标不由抬头看向朱元璋。
却见朱元璋说道:“标儿你可还记得道同上奏一事。”
朱标点头应道:“儿臣自是知道,若不是道同上奏,朱亮祖在广东所行违法之事至今都可能不会被朝廷知晓。
而且因为朱亮祖的诬告还险些让爹错杀了道同这么一个清官,好在爹及时派人召回了旨意。”
“不错,不过你不知道的是,咱的旨意之所以能被召回并不是因为咱派去的人及时追赶上前去番禺县的传奉官,而是这朱昱途中拦下了传奉官,这才让咱派去的人能及时追回旨意。”
“竟是如此。”
朱标有些惊诧地望向朱元璋,他没想到这其中竟还有这么一茬。
“标儿,你猜如今这朱昱在何地?”
这时,朱元璋突然看向望着自己的朱标问道。
朱标先是一愣,随即凝眉想了想,看到手中的兵书,他有些不确定地道:“难不成朱昱来京师了?”
“没错,这兵书便是毛骧派人在朱昱那里借来的。”
“借?”
“咳,便是毛骧自己派人偷来的。”朱元璋解释道。
朱标错愕地看了看手中的兵书,又看了看自家老爹,没想到手中之物竟是这样来的。
没有理会朱标眼神中的错愕,朱元璋继续道:
“先是阻拦下了咱派去斩杀道同的旨意,如今又是独自来到了京师,现在又从他那里找到了这么一部兵书,你说这朱昱到底想要干什么?”
见自家老爹询问,朱标也只能摇摇头道:“儿臣不知…”
朱标语气一顿,继续道:“不过既然这朱昱就在京师,何不召他进宫当面询问一番。”
听到朱标的话,朱元璋面带疑虑。
朱元璋不是没想过召这朱昱进宫,可是一想到朱亮祖欺君罔上,为祸百姓,他心里就是一股气。
对于这朱亮祖的次子,他自然心里也就没有什么好感,要不是看在朱昱在阻止冤杀道同上有些功劳,在朱昱进入京师时便直接安排他住刑部大牢了。
因此尽管知道有些事召朱昱进宫一问便知,但是朱元璋却是打心里不愿见。
了解自家老爹脾性的朱标自然看出了朱元璋的疑虑所在。
于是,朱标开口劝说道:“爹,虽然朱亮祖犯下大罪,但其子未必有所参与,更何况通过朱昱拦下爹斩杀道同圣旨一事可看出,这朱昱当是明是非之人。
再者若这兵书真是朱昱所作,于国而言当是一大良才,儿臣观这兵书之中多是论及抗击倭寇。
而我大明自开国以来沿海一带屡屡遭受倭寇袭扰,几次清剿都是收效不佳,无奈之下只能下‘禁海令’以免大明子民被倭寇劫掠。
饶是如此,我大明沿海也是难有安宁。
当下若是有抗击倭寇之大才,福建沿海倭患当可平,我大明沿海当可安宁。
如此一来,朝廷无需太过分心沿海,能有更多余力用于除去北元残余。”
此言一出,直接命中朱元璋的心坎。
原本还有点犹豫的朱元璋听到朱标这番也是立即有了决断。
“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