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眉头微凝,有些疑惑地问道:“为何?”
“陛下,在臣看来,若是贯彻这个思想,让百姓只知听从而不知为何要听从,容易导致以下结果。”
“容易导致百姓盲目听从他人的话,受到有心之人的蛊惑。”
“同时,这也让一些普通百姓很难在心中对朝廷有太多的归属感,这一点在偏远之地尤为明显。”
“不论是秦末时陈胜吴广起义弄出的‘陈胜王,大楚兴’,还是汉末时黄巾起义弄出的‘苍天已死,黄天当以,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其实都是利用百姓的盲目听从。
毕竟对于大多都没有上过私塾的百姓而言,仁义礼智信忠在他们的心中其实很薄弱的。
若是百姓平日生活过得去还好说,百姓还是很难被蛊惑,尤其是被蛊惑去做违法乱纪的事,他们往往都还清醒。
但是一旦遇到天灾,或者国家动荡,百姓生活过不下了,那么只要有心之人蛊惑便会形成不稳定因素。”
“这便是为何有些地方施行政令极为畅通,有些地方则是举步维艰,其中便是因为有些地方百姓只知宗族而不知朝廷,不懂得何为忠君爱国,朝廷的政令是否行得通还得看如土皇帝的豪族。”
“以上种种,其中便因为独尊儒术让一些文人习惯了保持自己超然性,会想办法让普通百姓难以读书认字,如此一来,一旦朝廷有些政策侵犯了文人权益,那么这些文人便会暗中阻挠,使得许多利国利民的政策夭折。”
“而这只是民不知造成的影响,若是官员不知又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官员不知?”
一直听着朱昱的讲述的朱元璋这时眼神中带着不解。
朱昱见状主动解释道:“陛下,如史书上常有写到皇城宫殿遭受雷击,这么多年来,各朝官员对此都认为是当时的君王失德,故这是上天给予的示警。”
闻言,朱元璋好奇地问道:“你不这么认为?”
朱昱摇头道:“陛下,臣自然不这么认为,其实只是细细翻阅雷击事件中的描述便可以发现形成雷击的原因。”
“是何原因?”朱元璋问道。
“通过翻阅历史记载,臣发现要产生雷击事件,首先得有合适的天气,如阴雨打雷的天气,再者就是在该天气下有个较高的事物。
这也是为何会有雷电往往击于树木,便是因为树木往往高挺,同样,皇宫宫殿容易遭雷劈也是因为皇宫周围就属皇宫宫殿最高,自然容易受到雷击。”
见朱元璋两人眼中流转的怀疑,朱昱也不纠结这一点,他要是没有记错,好像老朱在位期间并没有发生过雷击宫殿的记载,反而是朱棣在位后迁都北京时宫殿遭了一次雷劈。
于是朱昱拉回话题:“臣借此举例便是想说,由于自汉武帝以来,读书人都是好钻研经学,而忽略事实,不知一些事情发生的本质,使得许多面临变故时都是后知后觉。”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