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够了,我那还有一千两黄金和三千四百贯的铜钱,三千两白银。”宋先生道:“我今儿看你这铺子的趋势很不错,若是货能供应得上,可以多开几家,在京城收到的钱,可以直接在京城或者周边购置些产业。”
李春风心算了一下,点头道了声是。
宋先生道:“还有一事,这庄子里,去年谢老爷带着巡视的时候,规矩那些就都已经定妥了,便是买了新的田庄,也按照规矩来做就是,织坊那里,你提出是不是适当给织坊管事一些红利,这个我觉得可行,如今刀管事和许管事那里,不光提高了一成五到两成的产量,成本也下降了两到三成,换算下来,等于多了四成的利润,若是能给红利,他们必然更忠心。”
声音微顿了下,宋先生道:“只是这红利的多少,还是得仔细想下,我总觉得,一成红利,还是有些多,谢老爷给织坊管事开的工钱并不低,还会根据织品的出品量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去年,刀管事便拿到了一百三十贯的工钱,若是再加一成红利,我怕,人心反而不足。”
“那,先生觉得多少合适?”李春风诚心请教道。
“现在织坊扩大了,就比如湖州织坊,原来是三百五十台织机,若是再增加一百八十台甚至两百台,而且增加的都是高端织品,那么产量是可以翻倍的,这样,原本谢老爷答应给的按照织品质量和数量给予的奖励不变,再从纯利润里面,给予一些分红,但是这分红不要固定比例,而是根据所出的织品数量和质量,额外给予的奖励,你看如何?”宋先生道。
这湖州织坊若是能到五百五十台织机,那么会有两百台织机专门织锦缎,一百五十台织高端绫罗,两百台织一等绢绸。
湖州织坊的熟手,织一匹锦缎费时是两到五天,绫罗也是如此,绢绸倒是费时少,一天半甚至一天便能出一匹,至于红罗流云锦这些豪华织品,一个熟手一个月只能出三到五匹。
若是增加锦缎和高级织品的产量,而减少绢绸,一个月的产量如果以单匹数量来算是比以前还低,但是价值却是高了许多。
也就是,利润也会高很多。
一成的分红,对于织坊管事来说,可是巨款了。
而且,还会知道东家到底赚了多少钱。
而人心,是经不起挑逗的。
李春风心里算了一下,点头道:“好!”
是了,这样的话,到时候给多少分红,是根据织坊出来的织品来做判断,而不是卖掉之后赚了多少钱,那么,织坊管事只有提高产量节省成本才能得到更高的奖励。
而销售的利润奖励,应该是给卖货的,也就是店铺掌柜,和商队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