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其故旧坟墓”意味着要离开故土,不再固守陈留。“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其不可八矣。”这里的“八”是指“十分”,意思是说如果按照原来的策略,刘邦是没有可能与项羽争夺天下的。“且夫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楚国(项羽)现在虽然强大,但如果六国(指其他反楚的力量)联合起来,楚国就无法维持其统治,刘邦就有机会取得天下。“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这里的“客”指的是张耳和陈余,他们的谋略如果被采纳,刘邦的事业就会成功。
最后,“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令趣销印。”这句话反映了刘邦对张耳和陈余的谋略最初的不满,甚至对他们的人格进行了侮辱。但他最终还是改变了主意,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并最终取得了成功。这个故事反映了领导者需要具备的灵活性和远见,以及在关键时刻能够接受和采纳正确建议的能力。
386、张良的智慧:谋略胜过千军万马
汉四年,韩信攻破了齐国并想要自立为齐王,汉王(刘邦)对此感到愤怒。张良劝说汉王,汉王(刘邦)派遣张良去授予齐王韩信印章,这件事记录在《淮阴侯列传》中。
那一年秋天,汉王(刘邦)追击楚军至阳夏南,战斗不利,便筑起壁垒坚守。诸侯们未能如期到达。张良劝说汉王(刘邦),汉王(刘邦)采纳了他的计策,诸侯们最终都到达了。这件事记录在《项羽本纪》中。
汉六年正月,封赏功臣。张良虽然没有参与过战斗,高帝(刘邦)说:「你在帷幕之中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这是你的功劳。你可以选择齐国的三万户作为封地。」张良回答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天意让我辅佐陛下。陛下采纳了我的计策,幸运地时常能够成功,我愿意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人一起受封。
高帝(刘邦)已经封赏了二十多个功臣,其他人日夜争功,未能决定封赏。高帝(刘邦)在洛阳南宫,从复道望见将领们常常坐在一起沙中交谈。高帝(刘邦)问:「他们在说什么?」留侯(张良)回答说:「陛下不知道吗?他们在密谋造反。」高帝(刘邦)问:「天下已经安定,为什么要造反呢?」留侯(张良)回答说:「陛下起兵时只是一介布衣,依靠这些将领取得天下。现在陛下成为了天子,而所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等亲近的人,所诛杀的都是平生所仇恨的人。现在军吏们计算功劳,觉得天下不够封赏,这些人担心陛下不能封赏完毕,恐怕又会因为平生的过失而被怀疑并受到诛杀,所以他们聚在一起密谋造反。」高帝(刘邦)于是担忧地问:「怎么办呢?」留侯(张良)说:「陛下平生最憎恨的人,群臣都知道,谁是最严重的?」高帝(刘邦)说:「雍齿与我有旧怨,多次让我受辱。我想杀他,但因为他的功劳很大,所以不忍心。」留侯(张良)说:「现在紧急情况下,先封赏雍齿,以示群臣。群臣看到雍齿被封赏,就会各自安心。」于是高帝(刘邦)设宴,封雍齿为什方侯,并催促丞相、御史赶快确定功臣的封赏。群臣宴会结束后都高兴地说:「雍齿被封为侯,我们这些人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刘敬劝说高帝(刘邦)说:「迁都关中。」高帝(刘邦)对此表示怀疑。左右的大臣都是山东人,大多劝高帝(刘邦)迁都洛阳:「洛阳东有成皋,西有殽黾,背靠黄河,面向伊水和洛水,这里的防御也很坚固。」留侯(张良)说:「洛阳虽然有这样的防御,但地域较小,不超过几百里,土地贫瘠,四面受敌,这不是一个适合用武的地方。关中左有殽山和函谷关,右有陇山和蜀地,沃野千里,南有富饶的巴蜀,北有胡地的资源,三面险阻,只需一面东向控制诸侯。诸侯如果安定,黄河和渭河的漕运可以供应京城;诸侯如果有变,顺流而下,足以供给物资。这就是所说的坚固的城池千里,富饶的天府之国,刘敬的建议是正确的。」于是高帝(刘邦)当天就起驾,向西迁都关中。
在历史的长河中,张良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谋略,为汉王刘邦的成功立下了赫赫战功。这篇《史记·张良列传》的读后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张良的智慧和对战略的敏锐洞察力。
张良的智慧在于,他能够准确地分析形势,提出合理的建议。在汉王刘邦面临困境时,他放弃了自己的故乡,选择了跟随汉王,这种忠诚和决心令人敬佩。他劝说汉王刘邦,使其放弃了与楚国项羽争夺天下的念头,而是选择了联合其他六国,共同对抗楚国。这种战略眼光和智慧,使得汉王刘邦能够在楚汉争霸中取得优势。
张良的谋略不仅体现在战争策略上,还体现在政治智慧上。在封赏功臣的问题上,他深知功臣们的心理,提出了封赏雍齿的建议,以稳定军心,这种细腻的谋略,使得汉王刘邦能够顺利地封赏功臣,稳固政权。
张良的故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智慧和谋略在战争和政治中的重要性。他的智慧不仅帮助汉王刘邦取得了天下,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我们也应该学习张良的智慧,善于分析形势,制定合理的战略,以达到我们的目标。
总的来说,张良的智慧和对战略的敏锐洞察力,使他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谋略家。他的故事,不仅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们对智慧和谋略有了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