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义贞的努力不能说一点用都没有,只能说完全没有用。
清河军队依旧按照计划,沿途接收被他下令抛弃的城市,并且在一个月以后,准时抵达了泰京城外围。
在遭遇到泰京守备兵团较为坚决的抵抗之后,也考虑到长达一个月的行军,让士卒极其的疲乏,林海总算是下令休整,并且开始大规模的修筑前进营地。
当然,作为进攻方的林海倒是可以选择休整,但作为防守方的泰京守备兵团就没那么惬意了。
十一月初五,也就是正式确认清河主力出现在了泰京城郊的第二天,高棉王信约平再次召集了重要的文武大臣,开始新一期的朝议。
让人意外的是,杨义贞依旧站在右相的位置上。
这一点说实话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毕竟强硬对待清河,是他的主意,组织大军前去救援景栋也是他的主意。
这两条原本也没什么,本就是大家在朝议上定下来的,杨义贞说到底也只是一个方案的提起方,若是打赢了,那么在场的各位资深官僚都有一万个理由把最大的功劳揽到自己身上。
可这不是打输了么?
那就是你杨义贞的问题了!
总不能英明神武的国王陛下和我们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都有罪过吧?
虽然当时我们都表示了赞成,但那是因为我们都受到了你的蒙蔽!
这更加体现了你的万恶。
所以当杨义贞战败,并且超出了自己的权限,在没有得到高棉王批准的情况下就下令各地守军撤退的消息一传到泰京,弹劾他的奏章就如同潮水般的涌入了王宫,人人皆对杨义贞喊打喊杀,甚至还要诛他九族的。
刚刚一路狂奔回到泰京的杨义贞得到消息后只不过是冷笑连连。
呵呵。
有本事你们去啊。
不说现在高升泰被信约突片成了肉片汤,连下葬都分辨不出来哪是哪,国王不可能刚死了个左相,就反手把右相给宰了。
就说现在清河的大军就跟在屁股后面,你们弹劾我,好吧,那你们去抵挡清河人,你们要是挡住了,那么我就认栽。
所以在杨义贞刚刚回到泰京的大朝议上,面对汹涌而来的群情激愤,杨义贞面不改色,只是冷静的向信约平请罪,并且表示自己虽然损失了四万大军,但也收拢了各地守军,估摸着也有四万之多。
再加上紧急转移的各地财赋及粮食,让泰京城没有了后顾之忧,哪怕是被围城也不怕。
更何况当初只是抽调了泰京守备兵团五千多人走,现在带回来了四万多人,加上守备兵团原本的兵力,能用在泰京防守的总兵力高达十万之多!
当然,杨义贞毕竟打了败仗,不管怎么也做不到掩败为胜。
所以在他说完上述内容之后,便恭恭敬敬的跪下,表示自己愿意接受国法的制裁,请国王陛下另选贤臣去抵抗清河人。
“若是哪位同僚觉得能胜,只要立下军令状,老夫愿意让贤,并且今天就去刑场领这一刀。”
杨义贞如是说。
这句话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
众大臣受不了了。
就如同自己正在干坏事,刚刚把计划书写好,就被人直接发到了网上,然后就被人指指点点,不仅怀疑他的用心,甚至因为计划书本身就写得有问题,还被人怀疑智商一般。
不断有大臣出列,用最为恶毒的语言谴责和谩骂杨义贞,整个过程在杨义贞跪在地上一声不吭和信约平抬头看天的过程中整整持续了一个小时。
不过可能是杨义贞脸皮太厚,亦或者这个世界是一个低武低魔世界,大家的魔法攻击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在不少人骂得口干舌燥,甚至自己差点一口气背过去之后,杨义贞依旧活得好好的。
信约平眼见大家骂得差不多了,便又淡淡的问了一句:“哪位爱卿接替右相,带领守备兵团防守泰京,驱逐清河匪帮的?”
信约平的声音不大。
却如同石破天惊。
他话音刚落,刚刚还吵吵嚷嚷如同一万只鸭子过河的朝堂瞬间就安静了。
还在激愤中的大臣立刻变得冷静无比,不仅立马闭口不言,甚至还退回了自己应该站的位置,然后开始眼观鼻,鼻观心。
信约平又问了一次。
这次似乎朝堂变得更加安静了,连殿外小太监蹑手蹑脚的走过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魏爱卿,你来说。”信约平点了个人。
现场姓魏的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只得瞧瞧抬头看陛下指的是不是自己。
还好,不是。
泰京守备兵团的统领官魏舒马不得不出来搭话,他很清楚,叫的就是他。
不过这个话很难答。
纯粹从军事角度上来说,魏舒马其实并不想有个文官压在自己头上,不管是要野战还是要守城,自己一个人带着队伍去就是了。
只可惜王国的制度就是如此。
在任何时候,国王和百官都不会允许他这样的武将单独领兵。
不过还好,陛下至少要问他的意见。
这一点还要感谢杨义贞,若不是他在外面惨败,光凭自己的品级,甚至都没有办法来参加这样的朝议。
“陛下”魏舒马不得不出列,伏身跪地,大声答到:“老臣是个粗人,只懂行军打仗,不懂别的,不过清河大军到达在即,还请陛下早日定下领军大臣,臣好尽快安排防务。”
妈的,这个老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