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刘光齐刚到家,街道办主任就带来了震惊全院的消息。——知青下乡。
所谓知青下乡,就是让知识青年上山挖地,下乡种菜养鸡。
把他们送到偏远乡下,接受贫下中农村教育。
让那些待业在家的知识青年有个去处,解决就业问题,中高考试也暂停了。所以那时的学生也被称为老三届。
这次王主任来,就是将上头的消息传到四合院,只要有孩子的,年龄在初高中左右,待业的,就得贡献出一名学生参与这次的下乡行动。
比如刘家,家中三个孩子,年龄合适,未婚的,就只有刘光福了。
而阎家,老大已经结婚了,老二三大爷抓着不放,而那白白捡来的老三阎解矿年龄正好,老四老五年龄太小,也不合适。
至于那些年龄差不多大的自然是由家庭地位决定的,谁更讨父母喜欢,谁就不用去下乡。
尽管王主任在大伙儿面前,鼓励下乡的各种好处,某些青年们还是觉得很苦,毕竟要去开垦种地,拔野草,自然不愿意。
而且那些大人即使没干过,也听过,那可是开垦土地,体力活儿。城市里这些学生哪里干过那些粗活儿?但那又是上头的指示,也只好在家中开会商议了。
刘家,大伙儿都在沉默着。
刘海中放下了手中的搪瓷杯,轻声说道:“下乡的事情,想必大伙儿已经知道了,咱们家三个儿子。光齐已经结婚,有娃了,不合适。”
“老二光天已经在轧钢厂当上正式的放映员了,如果现在下乡,会丢了工作,不合适...所以...咱们老刘家就只有老三合适。”他点点头。
刘光福撇了撇嘴,半天说不上一句话。毕竟刘光齐平日对他不薄,而且还经常帮衬他。“爸...我真的要下乡吗?下乡的地点在哪儿?不会有危险吧?”
“东三省,比咱北京还北,不过这是上头的指示,咱们几个也没什么办法。”刘海中又拍了拍他的肩膀。
“哦..咱家要是我不去,就没人去了..我..”他咬了咬牙。“爸,我去。你帮我登记名单吧。”
“好,不愧是我儿子,他二大妈,帮咱家好儿子收拾行李。”刘海中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父爱,甚至还将家里那只军绿色的布袋递到了他的手上。
“爸..哥,嫂子..我.我会想你们的!”他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出来,整个身子都在颤抖。
刘光齐也走上前与他拥抱:“好弟弟,你辛苦了,我跟你嫂子会来探望你的。”
“不用,哥,等我到了乡下,我就给你寄信,你..你在家照顾好爸妈。”他擦了擦眼泪,就跑回了自己房间。
刘光齐则是走到了炕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光福,事出紧急,你先在那边待着,哥会找机会给你弄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