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惟明、韦坚要拥立太子夺权称帝。”
怕丢失权力的李隆基信以为真,吩咐李林甫安排人审案。
李林甫派杨慎矜审案。这就成了派诬告的人去审问被他诬告的人,被诬告的人当然无罪要被审成有罪。
幸亏李隆基顾忌太子名声,不愿意声张,只是贬任:
韦坚为缙云太守。
皇甫惟明为播州太守。
太了李亨因为韦坚是他妻子的哥哥,特别惶恐害怕,上表请求和王妃韦氏离婚,和韦坚撇清关系。
李隆基把这事搁置不提,太子妃韦氏才没被李亨赶走。
李适之见韦坚被贬,见识了李林甫的奸诈阴险,自知相位保不住,上书请求辞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左骁卫柳绩,诬告他岳父赞善大夫杜有邻,说杜有邻勾结太子李亨,辱骂当今皇帝。
奸相李林甫又奉了诏旨,令吉温审案。
杜有邻大女儿嫁给了柳绩。二女儿嫁给了太子李亨当小老婆。
柳绩生性骄狂,这个女婿不是个好货,给杜有邻惹来大祸。
老丈人杜有邻升官成了赞善大夫,女婿柳绩来长安祝贺。
杜有邻恨女婿柳绩轻狂,对他冷眼相待。
柳绩这就怀恨在心,诬告岳父杜有邻。
吉温里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干脆派人把杜有邻和柳绩一齐抓起来,在监狱一顿棍棒毒打,把他俩一齐打死了。
吉温觉得审讯怪麻烦,都打死了省事儿,原告、被告一下子都没了。
遇上了不讲理的吉温,坏女婿告恶状把自己的命也搭上。
太子是个危险职业,人在家中坐,天上飞来祸。
太子李亨怕又受牵连,把他心爱的小妾、杜有邻的二女儿急忙赶出了家门,这是保卫爱情不如先保性命。
(李隆基他在作孽,一次次信奸臣的,找自己儿子的麻烦。
李亨能不记恨他这个昏爹?后来李亨当了皇帝,不善待他爹,都是李隆基自己作的。)
李林甫顺藤牵瓜,又派人抓了柳绩的好友,淄川太守裴敦、北海太守李邕,吉温审讯时直接把他俩用棍棒打死。
打死了人省事儿,死无对证,结案报告吉温想咋写就咋写。
(裴敦、李邕实际没有犯罪)
李林甫又奏请李隆基批准,派御史分赴两地执法,传诏旨赐死了皇甫惟明、韦坚。
皇甫惟明实际没有犯罪,还为朝廷立了很多战功,就这么死了。
韦坚也没有犯罪,还为大运河和广运潭连通航运立了大功,就这么死了。
如果硬说他俩有错,错在不该得罪李林甫,错在皇帝已经昏了头。
李林甫又吩咐罗希奭:
“你顺路去李适之被贬的宜春县,把李适之弄死。”
李适之自知难逃李林甫魔爪,吓得服下毒药自杀。罗希奭赶到宜春一看,李适之自己躺在棺材里,早已断气死了,不用他动手了。
李林甫害怕王忠嗣,担心他有才能可能会被提升为宰相,设法陷害他。
李林甫先告王忠嗣阻挠军国大计,又说他密谋兴兵造反,拥立太子李亨夺权称帝。
(李林甫每次陷害人时都扯上太子李亨)
老糊涂虫李隆基,竟召王忠嗣来长安,让三法司审讯他。
王忠嗣部将哥舒翰,跟随王忠嗣来长安,进殿为王忠嗣喊冤,情愿把自己官爵免去,给王忠嗣赎罪。
李隆基还不肯信,打算起身走入后宫,急得哥舒翰连忙磕头如捣蒜,声泪俱下恳请着大声喊:
“王将军完会被诬告啊!”
李隆巷这才有所感悟,召入三法司审案人员说:
“我的儿子一直在深宫,和外界没有任何联系,他怎么可能和外边的将领通谋?
这是流言蜚语诬陷,朕难道能随意相信么?”
三司法官说:
“领兵进京要拥立太子,可能是谣传,他阻挠军国大计,确有实据,请求依法给他治罪。”
李隆基被他们迷惑,下诏贬王忠嗣为汉阳太守。
最奇怪的是杨慎矜,倚附李林甫,害死韦坚很多忠臣,他得以转任户部侍郎,后来他也被李林甫排挤。
李林甫指使中丞王供密奏李隆基:
“杨慎矜是隋炀帝的后代,他和术士史敬忠勾结在一起,妄谈国运预言,图谋恢复隋朝祖业。”
李隆基信以为真,杨慎矜和他兄弟都被处死。
杨慎矜的老婆孩子被流放到荒凉偏远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去受苦。
李林甫心里想的是:谁妨碍了我独揽朝政,谁就别想活。
他用的办法都是把他想要整死的人和“太子谋反”扯上关系。诬陷太子谋反只是他整人的抓手。
他不怕太子继位后收拾他么?不怕。因为到了那一天,他李林甫早已死了。
太子即使复仇,这事已有时间差。
太子将来能做的,至多是派人去掘李林甫的坟,劈烂李林甫的棺材。
天宝年间以后,李隆基越来越昏聩,昏聩到把大奸大恶李林甫,当做大忠臣。
李林甫有李隆基罩着他,作恶、作威、作福十九年,不知给天下带来多少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