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雍坊袁家,王衍爵和秉哲兄弟,都焦急地等在客堂里,想知道舜华这先生,第一次入宫教书,顺不顺利。
他们听说李太后是一位极严厉的人,万历皇帝快四十岁的人,对她还又敬又怕的,可见童年的阴影有多大。
舜华回来,看见三人坐立难安的样子,心里十分感动,这就是有家人惦记的温暖,为了这份温暖,付出再大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阿姐,怎么样?有没有人为难你?”秉哲第一个冲到门口问她。
秉辰和王衍爵紧跟着围上来,上下打量她,见她跟早上出去时没什么两样,脸上平淡无波,既没有宫廷女官的骄傲之色,也没有见到大明顶极贵妇的自卑。
“我没事,”舜华说,“太后和各位娘娘,都很平易近人,还赏赐了好几匹锦缎呢,叫慧娘拿去,跟芷薇两个,做两身衣衫吧。”
只见立春抱着几匹颜色鲜艳的锦缎,跟在后面进来。
舜华说:“送到后堂去,给大奶奶收好。”
秉辰关心地问:“阿姐,累不累?要不要换身衣服?”
这是在问她,要不要洗漱,天热,出去一趟,灰尘和汗水沾在衣服上,十分不舒服,回家都要先洗澡,换上居家服,再用晚饭。
“还好啦,今日上课的,只有三位公主,比起你们小时候,轻松多了。”舜华轻松地说,“你们小时候,可有六个人呢。”
秉哲兄弟俩,想起小时候,姐弟们挑灯夜读的情景,那时候,阿姐一人,辅导他们六人,教给他们的学习方法,终生受用。
兄弟两人望望一直没出声的王公子,默契地对望一眼,飞快地走了。
舜华见王衍爵笑咪咪地望着自己,眼神明亮,不说话,就主动问他:“你又要问什么话呢?”
“不用问,看你这样子,就放心了,天太热了,快回去换衣服吧。”
“这个秉辰,跑得也忒快了,也不知道陪陪客人。”舜华一边往自己的院子走,一边说。
“不用,我去看看峰儿,你换好衣服来找我。”把舜华送到院门口,王衍爵往前面的院子去了。
汪峰已满十岁,长成了一个标枪似的少年,跟在王衍爵和舜华身后,往饭堂走来,一路上,给二人讲些学堂里的趣事,逗得二人不时地微笑。
夕阳温暖的光晖照在三人身上,在地上拖出长长的影子,傍晚的凉风吹来,三人发丝飞扬,衣袂飘飘,宛若神仙中人。
慧娘在饭堂门口,看见这温馨的画面,对秉哲感叹道:“真像一家人啊。”
“他们就是一家人,”秉哲说,“你对峰儿,不要太娇惯,要像管教自家孩子一样管教他,免得将来长成一个纨绔,给阿姐添麻烦。”
“还好啦,有你们两个叔叔做榜样,峰儿很上进的,孩子难得休沐,你就不要板起脸来教训了。”
食不言寝不语,一家人吃完饭,又到后院里喂大雁。
慧娘已经吸取了教训,现在,她都不喂食了,留给舜华回来喂,这位阿姐,喂一餐的量,当她喂两餐,提醒了很多次,阿姐总是担心它们吃不饱,再喂一点,再喂一点……
今天再加上峰儿,慧娘很担心,她对峰儿说:“这些大雁,白日又飞去西山,吃饱了才飞回来的,你可少丢几条鱼,别撑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