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哲回到翰林院,他的同年们,都上来询问情况,待听到他被孙府尹点名,要求他协助安置城外的难民后,众人都不敢置信。
翰林这般清贵的官员,几时被要求,去做一个小吏之事了?
有人为他抱不平:“卓然,你想想,你是不是哪里得罪孙府尹了?”
其他人也说:“是啊是池,不然,为何这般为难你?”
又有人说:“去找焦学士,让他为你撑腰。”
秉哲团团一拱手,清俊的脸上,露出苦笑:“陛下召见,能不去吗?”
众人没了话讲,正要散去,就见焦学士差人来请,有事要问他,秉哲向众人拱手致谢,跟着吏员,来到焦竑的公厅。
焦竑是翰林侍讲学士,是翰林院的老大,他很关心陛下找秉哲去,到底有何事?
秉哲讲了在御书房奏对的经过,焦竑听了,半日无语,秉哲这是,早被人盯上了吧?不然,怎么会一完成手上的工作,立即就有人提议了呢?
“你怎么看?”焦竑也不想让这么优秀的苗子,陷入到麻烦的琐事里,把一个未来的宰辅人才,给埋没了。
“陛下召对,卓然谈了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正要回来整理出一份具体的方案,再呈送上去。”秉哲说。
“如果你不愿意去,老夫可以出面为你推掉,”焦竑皱着眉头说,“三年翰林还没满呢,老夫这里还有大把的工作需要你们做。”
秉哲恭敬地低头说道:“只得先把方案提交给陛下,再由陛下定夺。”
焦竑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也不强求了,只说:“需要老夫出面的时候,随时来找我。”
秉哲谢过,回到办公桌前,静坐良久,才从袖中掏出昨晚的讨论方案,仔细推敲,整理出一份可执行的《难民安置方案》来。
万历帝看到方案,感叹道:“这哪里是《难民安置方案》,分明是一份北京城的环境整治方案嘛,难民安置,只是顺带而已。”
于是提笔在孙府尹的那份提议上批了个“准”字,又写道:“按袁秉哲提出的方案执行。”
孙玮见京兆府的难民安置款,终于拨了下来,还没来得及高兴,就看到了秉哲的安置方案,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好你个袁秉哲,还嫌本官的事情不够多吗?
难民安置就够麻烦了,这还没开始呢,你又给本官整来一更大的活儿!年轻人不按规矩出牌啊。
既如此,这活儿就交给你去办吧,老夫来协助你,给你打下手!
秉哲也不推辞:“有老大人坐镇,卓然就放心了,孙大人,把陛下拨来的银子,给下官吧。”
孙玮跟甩一个烫手山芋一样,把那张一万两面额的银票,丢给秉哲:“拿去吧。”
整治计划正式开始。
孙府尹真没拖后腿,还从衙门里划拨了十几名衙役,供他差遣。
他的小厮阿忠、阿孝,秉辰的小厮阿仁,舜华身边的于兴、立春,还有慧娘陪嫁过来的几个小厮,全都划给他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