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天才想法,我们老家伙们就万万想不到……”
虽然《寻秦记》的爆火,对明报销量略有影响。
但金庸是老报人了,在这门行当里做了三十年,早看惯了报纸浮沉起灭。
到了他如斯地位,已经不会轻易因为一时得失而喜怒形于色。
而且因为双方读者群体不同,某种意义上不算最直接竞争者,其实下跌的不算明显。
损失最大的,其实是其它报刊。
所以虽然有些可惜先前未能收入明报麾下,但依旧能表现得态度如此超然,甚至有兴致与谢端阳探讨一二写作创意。
不过也就只是交流指点了。
虽然贵为“武林盟主”,其实金庸并不是十分喜欢被打上此标签。
要知道在当年旧武侠小说时代,武侠作者可是多半以此为耻,不愿承认的。
与下九流戏子类似,只是以文字娱人而已。
甚至不被视作正统文人,社会地位实属一般。
金庸也算是书香门第出身,几百年大族,自小接受的正统文人那套教育,仕林庙堂,挥斥方遒,指点风云,才算是从小到老的愿望。
至于写武侠,只是个人私下爱好,与立业成名的手段工具而已。
去年谈判议定,开始准备交接的前期工作。
今年,他就已经加入了香江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筹备委员会等组织之一,四下奔走,极为热切,浑然不似耳顺之年。
坊间流传,他是意在十年后那个空出来的位子。
现在,他名也有,利也有,望也有,若是能够完成最后目标,可算是真正功成名就。
区区个初出茅庐的小说作者,实在不值得他表现得惊为天人,口呼长江后浪推前浪什么。
能让不善言辞的他主动说上几句,已经很是难得。
不过很快,两人就谈得起兴来。
“碧岩录,野狐禅,小谢的笔名起得很有禅意啊。”
金庸手抚下巴,点头称赞。
谢端阳发《寻秦记》是用的笔名,是为“碧岩野狐”,正是取自这两个典故。
寻常或许不知,但金庸中年后深信佛理,这点在后面的小说中表现得很是明显,自是一眼就能看出来。
不卑不亢与金庸交谈,时不时援引一两句佛经,谢端阳实则一心二用,分出了部分心思在旁边的倪框身上。
先前周石提醒自己,可能会被倪框盯上时,他还没太过认真。
但是当其一语道破自己身份时,谢端阳就知道自己还是小瞧了对方的小肚鸡肠。
半年来他一直很低调,整个东方日报,真正熟悉自己的也不过三两人,对方却能查清楚,也不知花费了多少心思。
真是“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啊!
谢端阳正自琢磨着怎么给倪框个教训,让他知道爪子不要伸的那么长。
那边的东方日报那边,在应酬完一圈恭维后,红光满脸的马老板才忽然想起件事来,扭头问道。
“我们东方的功臣呢?”
不消他说,其实周石刚才就寻找起谢端阳的身影来。
只是奈何刚才被人围在当中,视线遮挡未果。
好在现在人已经散开不少,很快他就找到了鹤立鸡群的谢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