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正式表态了。
对何金银是有考核任务的,如果时间到了,表现不能让其满意,那就自己主动离开。
而且,谢端阳已经算是他关门弟子了,以后也不会再收。
现在他算是代弟子授课,何金银将来就算达到标准,也是拜投到其门下。
只要你答应就好。
对名义辈分什么的,谢端阳不怎么在乎,虽然何金银本来就是想跟他练拳习武来着。
但等到国术学部建立起来,公开授课,这种亲传嫡传与旁听生什么的区别,就更加混淆无所谓了。
见曹师父给何金银安排好训练项目,与林淇一样,先将速度、力量、协调性这些基础性东西练出来。
谢端阳这才将自己计划道出,有心在体育中心当中组建个新学部,到时候再拉他与鬼王达师兄弟做个教练讲师什么。
听得对方好似被雷劈过般,好半天没有回过神来,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他年纪也不是很大,自觉没有与社会脱节。
但谢端阳的想法,却是完全出乎他的想象或者说理解范畴之外。
第一反应,曹师父就是想要拒绝。
他本质上还是比较守旧的那种,推崇少而精的真传精英教育。
可乐之后,也就只收了谢端阳一个正式弟子。
虽然开起家拳馆,但主要也是教些西洋拳击这些非本行的玩意儿,而不是中国古拳法一脉。
现在却要让自己去学校这地方给几十上百号人授课,听他意思,还是要讲述真本事。
很难不令其心生抗拒。
对此,谢端阳却是早有预计,将先前准备的言辞拿将出来。
既然西洋拳击、泰拳、空手道、剑道、跆拳道这些,能够正式推广开,扩张到全世界。
那么中国古拳法一脉,自然也没有不行的道理。
何况本来当年,各门各派的拳师就曾集结一起,搞出来国术馆这种东西。
如果发展得好,自鬼王达被打断腿后声势一落千丈,默默无闻的中国古拳法一脉,岂不是立刻咸鱼翻身。
做大做强,达到前所未有的荣光地步。
到时候,他的名望地位,必然也胜过之前历代祖师。
听到这,曹师父不得不说自己有所心动了。
人生在世嘛,不是为名,就是求利。
他对钱财方面追求不多,但是名声方面,确实是有想法的。
要不然,也就不会憋着股气,想要从鬼王达手中,将代表中国古拳法一脉的掌门信物要过来了。
鬼王达已经是个残废,国术学部又是自己徒弟谢端阳的想法。
如果真搞起来,那么谁是正统主脉,不是一目了然吗。
甚至,在学部正式开张那天,就可以建议鬼王达将信物移到作为“道场”的学部当中。
见他意动,谢端阳立时再将准备的后续补丁拿出来。
为了避免他认为的良莠不齐,真传外流的情况。
对那些学员,内部也可以搞类似不记名,记名,内门,真传这些区分嘛。
刚开始,就像林淇、何金银那样,做些基础训练。
看差不多了,再随便传些不能说大街,但外面也能找到的普通技巧,花架子套路。
再进一步,就是些有真货的简单练法。
唯有资质、脾性,经考察后都足以胜任的才会正式收入门下,得到全部真传。
说起这些操作,曹师父就很熟悉认可了,暗自点头,已有七八分心动。
当然,具体答不答应。
还是要看体育中心那边,还有谢端阳在南洋格斗大赛当中表现。
甚至鬼王达的态度,多少也要考虑进去。
不过不管怎么样,进度还是不错的。
将教导何金银的担子丢出去,顺带又告知成立国术学部的打算。
还没算与林淇的那场不能细说的重头戏顺利拍完。
可以说定妆照与龙阳君选角外,都有着不错进展。
心情愉快下,灵感也是源源不断。
一直挑灯夜战到晚上十一点方才结束, 算下来今天码的字数保底也有上万字。
如果不是因为林淇打扰的话,还能再写上一个多钟。
刻意冷淡了几天时间,哪怕同一屋檐下,也是罕有交流。
两人都压抑了不少情绪,然后心火又被今天那场戏彻底点燃。
不需要言语交流,甚至都没有回卧室,就在书房内展开场酣畅淋漓的交流。
身体与精神,尽皆得到放松。
第二天早晨,又温存续战了个把钟头后,两人方才一并起床洗漱。
除去与西门庆外,林淇扮演的明月,与潘金莲也有着不少戏份,自去片场拍戏。
至于谢端阳,今天则没有去亚视那边。
昨天量过尺寸后,负责服装的还要两三天时间落实想法,然后再进行修改。
打电话问了下后,他搭车前去中环的律师楼那边。
黄河实业老板李家超起诉杂志造谣,侵犯个人名誉的消息,已经登报两天。
现在,负责癫佬杂志老板法律业务的P.K,应该正是焦头烂额的时候吧。
案子看着果然很麻烦。
都已经过去助理所说的时间大概二十分钟,满身风尘疲惫的P.K方才回来。
一脸无精打采,看不出之前那份神似古惑仔的“活力”。
而且也难得地换了身西服正装。
来不及打招呼,P.K先是扯开领带,狠灌了杯水后,方才将手递过来。
“谢先生,这两天有个案子有忙。
你是想咨询……”
他话还没说完,谢端阳就自摆手打断。
“我知道,报纸上都看到了。”
说着,他视线越过P.K,看向其身后那个形象不羁,说不好是艺术家还是骗子气质的中年男人,开口问道。
“这位应该就是癫佬杂志的老板吧,一支笔果然厉害,搅动风云,谢某望尘莫及,自愧不如。”
听到这话,中年男人表情意外回望过来一眼。
这两天他上了不少报纸杂志,可能比这辈子加起来都要多,谢端阳能认出自己来并不意外。
不过听他这话,也像是用笔杆子吃饭的同行?
见谢端阳似乎对其很感兴趣,P.K也就干脆给两人介绍道。
“这位谢先生可厉害了,《寻秦记》知道吧,就是他写的。”
听到“寻秦记”几字,男人不知可否地轻“嗯”了声。
这本书算是这一两年来最火的小说了,他自然不会没听过。
不过从心底呢,他其实是隐约有些看不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