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只有配菜不同,这锅子家家都有"
"在临安没有见过,这肉进锅里煮片刻,嫩滑爽口,再加上这碗料水,美味的很!"李礼史打着饱嗝说道
祝正德一听,一桩生意即上了头……
"来人,这炭烧锅取个上好的,这桌上的各类煮食一样一份,给李史官带上"
"哎呀,这祝兄盛待李某了,日后若有李某能帮衬的,李某竭尽全力,在所不辞"这李史受宠若惊,心想,给银子我未必稀罕,给这个,我心之好啊……连口上的推辞也省了去
席间,这李礼史自诩是位吃货,原任官时,吃酒误了事,才干了礼史这职,家里是世袭爵位,只是让他嫡生的大哥袭了去,别小看他,汴京数一数二的美食客,若有大小食坊出了新品,必然请他品鉴呢!
祝正德的看着这位吃客,算盘便打好了,这不是老天爷送来的生意吗?
为何送锅?心想既然临安府就没有这炭烧锅,如将这锅大量运去,那又一桩满赚的买卖,送李史这鼎,便叫他回去在达贵官员们那里传传,过些日子再找他不急,这商人必得有无时不机的天赋,这天赋便是思维模式,思维的习惯重点在这生意上,在这无时不在的商机上,一句白话: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是偶然中的必然……
李礼史一番谢,辞了回临安复命,辞了李礼史,祝正徳差王管家去请周基庭
这花石纲的事,必得算出个细帐来,这运石头,开凿整形是人力,短途,长途,装卸都是人力,本来船行埠头的人力不少,但加上这项,至少得再加半成人手,官府给的银子就只打下平手,添不了多少利,靠剥削这些苦力,可不是他祝正德做的事……
不会儿周基庭澶澶地跟着王管家走来,"东家,您找我"周基庭站住礼毕,
"周兄,书房议事,"祝正德迎了上来,做了个手请,
又回头对着王管家说:“沏雀舌来!”
二人前后脚进了书房,祝周二人就茶台席对而坐,祝正德将这烫手的差事原委、规程、官府派价都一一道出,周基庭低着头,边听边将重点记在纸上
沉思了一会儿,周基庭拿了一张大纸,画了起来………
“不对”周基庭又拿纸重画,这祝正徳一旁仵着,一边倒着茶,一边静等
费了五六张大纸,周基庭终于放了笔
“来,东家,你看??”
祝正德一瞧哈哈大笑起来,“得仁兄大材,乃我周某之幸呀……”
这正是:伯乐无须来鉴我,不凭龙种看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