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入宫后,发现整个仲家公府内外都在忙碌,本就雄伟的宫殿更加的奢华,这都是为袁术称帝在做准备。
袁尚今天心情不佳,他一直在为之前的错误想对策和进行反省。
不过看到袁术如此大张旗鼓的布置自己的皇宫,而淮南的老百姓饭都吃不饱。袁尚又隐约觉得自己好像没有错。
对,从策略上来说,袁术这次称帝登基的布局和规划比原史要周全的多,甚至从战略意义上几乎立于不败之地!淮南的官僚也的确从袁尚的话语中得到很多启发,使得策略更加完整有效。
但袁尚忽然意识到一件事,就是袁术称帝这件事本身的对错!
称帝本身无错!所有诸侯都想称帝,没毛病,谁也不用装白莲花,五十步笑百步。
但是称帝后对民政策,对生产的态度是怎样的,这才是称帝背后的核心与底层逻辑。
称帝不要紧,如果能养民搞生产,逐渐扩充兵源粮草,那这个皇帝会越坐越稳,再有吕布和孙策的帮衬,袁术还真是很难对付。
但是袁术称帝,反而是倒行逆施,进一步盘剥民脂民膏,别说普通百姓了,就连门阀世家这些底子雄厚的大族都被搜刮得不剩多少了!淮南一州之地,有多少钱粮和劳动力供你支撑如此奢华的登基大典?如此劳民伤财的巨大宫殿?还有那每日耗费巨量粮食的二十万大军?
世家大族都吃不消,百姓难免有饿死者!袁术不养民,不重农,反倒是挥金如土在宫殿庆典之上,陶醉于纸醉金迷之间,这无异于竭泽而渔!坐吃山空!
民生不出半年就被彻底败光了,到时民生凋敝,世家大族会有叛变的念头,百姓更是为了生存有造反的意向!就连士兵也多是淮南当地之人,见家乡民不聊生,又有几个愿意为袁术卖命?
原史上曹操攻打袁术,其实袁术是占有兵力优势的,又占地利优势,按理说守城战慢慢耗死曹操即可,但是愣是被曹操连破汝南和寿春两座坚城!
原因何在?就只是简简单单的曹操用兵如神?
非也!袁尚看到淮南的景象后意识到,袁术将来面临的敌人不是曹操也不是汉献帝,而是民心之战!
攻打淮南曹操是用计策最少的一次战役,因为全是攻城战,没有特殊的计谋,就是拼战斗力和战斗意志。
淮南守军不愿意为这么一个残酷的不拿百姓当人的皇帝去打仗去拼命!
也就是说袁术战略战术上即便都很完美,最终还是会完败!因为民心不在!
一念及此,袁尚又恢复了信心。虽然自己客观上间接启发了袁术一些战略上的布局,但是核心本质的生产力问题,民心向背问题,一个政权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袁术完全忽略了!他现在越是战略上的完美,越是滋养了他骄纵放纵,追求物质奢靡,轻贱民生与生产的心思!
袁术到头来,必败无疑!
曹操的辖地袁尚是去过的,曹操对官僚和敌人玩心计弄权谋,但是在恢复农耕生产,保障农业与治安可是非常用心的。不消说别的,曹操辖地没有见到任何的山贼匪寇!到了徐州、淮南,吕布和袁术的地盘反倒各种贼寇横行,廖化,周仓,刘辟、龚都这些占山为王之人十分的多。可是曹操辖地几乎没有听闻盗匪山贼,老百姓税赋也不高,在农忙之时,曹操从不征兵和扰民。后来曹操还率先进行屯田政策,兵农一体,保证生产和民生。
袁尚忽然想到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对于百姓而言,谁当皇帝无所谓,只要能爱民养民鼓励生产就行。权谋是官僚和世家大族的游戏,百姓要的就是温饱平安!
袁术这种彻底站在百姓对立面,而且还严重损害世家大族利益的当权者,别看现在风光,将来让你拉清单!
见到袁术后,一同在的还有阎象、杨弘和袁耀。
袁尚看着阎象,这所谓的智囊,看不到袁术失败的根本原因和真正风险,只关注于计谋本身,却忘了玉玺虽然珍贵却代表不了民心,更替代不了农耕生产!
说到底只是一个看重权谋表层的谋士,而不是能潜入深层逻辑,有高深见解的真正智者!他不配智囊二字!
袁术召袁尚来,给袁尚画了这么一个道!
他想软禁袁尚以他为人质,但又不想因此激怒袁绍,于是阎象出了一条计策。这也是通过袁尚说可以联姻吕布而举一反三想到的。
袁术要袁尚和东吴孙策进行联姻,孙策有一小妹,也就是孙尚香,她此时年纪尚小,不到十岁,袁术却要袁尚与之订立婚约,但要等孙尚香成年时(16岁)再结婚。这段时间袁尚便要一直待在寿春,等着结婚!袁术还专门手书一封给袁绍,要纳袁尚为子,要求袁绍把袁尚过继给自己!袁术信中表达的意思就是自己多么多么喜欢袁尚这个侄子,喜爱到要把他当自己的儿子,要求过继!
这么一来二去,又是订亲东吴等着新娘长大结婚,又是要过继儿子,袁尚就被名正言顺的锁在寿春不能回冀州了!袁绍即便对袁术恼怒但是却没有指摘袁术的地方,袁术这些都是“好意”,给袁尚娶媳妇,认他当儿子,还有什么不好的?何况袁绍有四个儿子,袁术却只有一子,人丁单薄,留下袁尚还有给袁耀当预备队的含义呢。袁耀若是出现夭亡,袁尚就是自己的继承人了!
袁尚想到这也品出了这条计策还有一些挑拨离间袁绍和袁尚父子关系的意味!
难保袁绍得到这个消息,会以为自己的儿子贪图淮南称帝的袁术所给的权势和美色,要给人当儿子还要娶孙策的妹妹呢!
袁尚看看阎象,这计策着实好,借口也是让人感觉即便恼怒却无处发力,有些吃哑巴亏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