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扩音器放置在了一栋居民楼附近。
刺耳的广播声音在这样的雪天里传的很远。
还真的有人从透过窗户看到了朱丽。
但是因为见到了只有她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雪地里,所以没有人肯出去。
朱丽突然意识到自己大意了,她应该开个军用卡车来。
以当局的名义收容难民,这样的话,人们的信任度会更高一些。
于是她只好又改了扩音器的内容:
东南方向12公里,温泉山庄,当局正在收容难民。
她又拿出了好几个扩音器,放置在附近的几个小区里。
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愿意出来和她一起走?
趁着等人的时间,她将附近的积雪都收走了。
她发现,自己的雪地摩托即使是在马路上也能滑行。
一点不逊于在雪地上的丝滑。她也不知道是什么原理。
她驾驶着雪地摩托在附近转悠,每次都能收走方圆百米的积雪。
刘小兰在自家里,隐约听到了外面的声音。
她家早就安装了天然气壁挂炉。
因为这几年暖气越烧越不好,价格还贵,交了钱也是年年受冻。
报纸上还美其名曰说什么,暖气不是为了让你感到暖和,是为了让你不受冻。
去他娘的吧。刘小兰气的直接给自己家换了壁挂炉。
虽然烧天然气也不便宜,但是孩子在家里好歹不用受冻了。
不然每年冬天的医药费也是个大开支。
在他们这种小村镇,工资毕竟是不高。
她是个小厂会计,老公给工厂领导当司机。收入都不算高。
每月都要还房贷,还有儿子的学习资料费等。
只能学会精打细算的生活了。
也因此,大家都开始囤货的时候,她选择了保守。
虽然也囤了一些食物。但是量不算多,而且不齐全。
当她发现家里的天然气表箱停电了的时候,她才意识到事情的可怕。
她忘了买电池了!
而镇上的超市和小卖部都关门了。
她把家里的钟表电池卸下来,翻箱倒柜的找了,也凑不够天然气表箱需要的四块电池。
她上邻居家借电池,结果邻居说他们家也没有多余的。
她和老公敲了几家的门,有人隔着门回应他们,有人连回应都没有。
反正她家一块电池都没借到。
这是一个噩耗。
天然气表箱电池停电了,就意味着她家不能使用天然气了。
他们这里每年冬天最冷的时候也就零下十几度。
如今已经接近了零下四十度。
这么冷的天,不能烧壁挂炉,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她和老公想了所有措施。用单子将窗户口封上一层,不能太厚不通气,也不能太薄透寒气。
然后一家三口挤在一个房间里,身上穿着棉服,裹着厚厚的棉被。
好歹家里有个以前不怎么用的电热毯。暂时的拯救了他们一家。
但是现在,吃水也成了问题。
三天前,水管可能是被冻住了。水龙头不再出水。
她家饮水机的水都是一家三口省着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