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随后的瓢泼大雨,庄人均躲在家里不能出门,无人见到可疑之人,何况凶手肯定首先选择的逃跑路线是水中潜泳。
所以,因新案而破了迷案,但新案又成迷案。这个新迷案能否破解,请看以后分解。
话说郑布斗在梯田被害后,禾十川、易其马和社员们都感到那块梯田充满了凶气。于是,禾十川心生一法,此法既能安抚灵魂,让其去了该去的天堂,又能提高自己的威信,可谓一举两得。
郑布斗被害后的第六天,禾十川走入了“抽水人”的女儿,也就是郑布斗的遗孀的家。
”嫂子。“禾十川年龄小于郑布斗,所以称为”抽水人“的女儿为嫂子。其实,“水女儿”的年龄比郑布斗小了怪好几岁,也比禾十川的年龄轻。
“有事吗,她表叔?”郑布斗与“水女儿”生了一个女孩,所以称呼里应该是女旁“她”。
“明天不是布斗的’头七‘吗?你把明晚的’打头七‘安排梯田下边一块水落沙出的沙地上吧。”“打七”,是当地对逝者逝世后七天、十四天------七七四十九天时的一种祭祀活动。目的是希望逝者一路走好。
“为什么呀?他表叔。”对禾十川的安排,“水女儿”很感诧异。
“你这样安排就是了,到时候你就知道。”
“好的,他表叔。”
从“水女儿”的家走出,禾十川又安排易其马通知全庄的社员,晚饭勿吃,背着干树枝、拿着火钩和削尖的小木棒,带着些开水,到梯田下的沙地集合。
社员们对禾十川与易其马的安排都是一头雾水。等到大家都到了沙地,但见”打头七“的七桌和贡品都已经放置完成,打七人也手敲木鱼念念有词。
犯头七,打头七,七七四十九面旗。杨柳洒下珍珠米,打坏纸旗换铁旗。风来了,旗下躲。雨来了,伞底躲。火来了,水来挡。水来了,土来挡。子孙阳间代了罪,亡魂阴间保安康。
在打七人念念有词之时,易其马安排社员将背来的干树枝分成多堆堆好,人员分成多圈围坐,然后就由预先安排的几个壮劳力,给每个柴火堆分发白日掰下来的嫩玉米。
分发完毕,禾十川清了清嗓子讲话了:“今天啊,让大家在这里集会。目的有两个。一个是给布斗“打七”祭人,让其安然归天。二个,就是告诉社员们一个好消息,今年开垦的大寨梯田,错过了上报的时间,所以啊,这块地生产的棒蜀黍全归大家分配!按照要求,这块地的种植面积,明年也只需上报一半,所以,大家仍然可以享受梯田的福利。今晚,就让俺们燃烧篝火,烧烤嫩嫩的棒蜀黍,吃个一饱方休!”
禾十川说完,社员们就有的用火钩、有的用削尖的小木棒,插在棒蜀黍“屁股”处的瓤子里放在火上烧烤起来了------郑恩之边烤边抽动着鼻子,因为烧烤中散发出来的棒蜀黍香气,只要被他多吸进一些入肺,就顿时感觉醉了五脏六腑。
这是一顿让人喜笑颜开、十分难忘的晚餐。
三年自然灾害,集体用餐、集体劳动吃“大锅饭”的文王塘庄人,以胡萝卜、红薯为主食,但填不饱肚子,仍要以胡萝卜缨子、树叶、野菜、嫩草、树皮等充饥。分家生活集体劳动靠工分挣钱后,以红薯为主食,但基本上可以填饱肚子了,除了青黄不接的开春时节。虽然很多社员长年累月地吃红薯、红薯干,导致了胃会反酸。将近十年后的现在,靠着紫云英与棒蜀黍间作套种的增产,以及大寨梯田新地的开发,文王塘庄人,虽然仍然需要以红薯为主食,但棒蜀黍饭桌上常见了。可以是红薯棒蜀黍汤,可以是棒蜀黍煎饼,也可以是红薯与棒蜀黍面混合的窝窝头。日子,还是逐渐变好了。汤,当地人对粥和汤的统称。棒蜀黍,当地人对玉米的称呼。
正是:
布斗西去恶多端,
故衣初破三米案。
沙地篝火玉米香,
生活苦里有丝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