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谢俞也没挑铁锅,而是先看向其他器具。
菜刀倒是有薄有厚,厚的更多,薄的看起来是铁匠新创的样式,砸出来的凹痕都参差不平的,不是很好看。
刀柄也各有不同,有木头柄的,也有跟刀片一体的铁柄。
谢俞有些抉择不了。
铁柄的自然结实,但上手还有些滑,就怕自己剁东西时握不住会脱手,那可吓人呢。
木柄的倒是握着不错,谢俞看中一把木柄做的菜刀,刀柄处是把圆木头削出六个面与刀片嵌在一起的,拿着毫不费力。
谢俞问了问价格,铁柄的40文一把,木柄的30文一把,那还是买木柄的吧。
谢俞把隔间里的锄头铁锹什么的都看了一遍,贵,太贵了,都能买三把菜刀了。
转念一想,自己就算有田地也干不来那么多活啊,果断决定不买大锄头跟铁锹了,回头再说。
谢俞的土灶是有两个灶洞的,一般都是这么盖的,前锅做菜煮饭后锅烧水,做好菜水也热好了,吃过饭就可以用热水洗碗、洗澡,方便的很。
所以谢俞最终买了两个铁锅一把菜刀,铁锅配了两个木锅盖,还是崭新的。菜刀就随手放在了手上的竹篮里,这三样共花了二两银子并三十个铜板。
铁匠铺子倒是会做生意,还送了谢俞一把锅铲,老板娘还告诉谢俞,要是需要蒸笼、木瓢什么的,出门左拐往前走过两家铺子,“西记粮铺”的对面支着个小摊子,什么都有卖,比杂货铺里的便宜好多呢。
谢俞道过谢,跟老板娘讲好了铁锅今日要送去小潭村谢俞家,正要出门,瞧见了门口地下摆着的磨刀石,形状各异,随即想起自己家里头好像确实没有可以磨刀的东西,家徒四壁的,连个石头也没有。
“老板娘,这磨刀石怎么卖啊?”
“哦这个啊,磨刀石我们不卖的,都是送的,铺子买两把菜刀送一块磨刀石,买一块不送,石头随便挑。”
谢俞又掏出自己的清单看了看,喔,差点忘了,她还需要把柴刀,冬日里会格外冷,现在就得储备起柴火来,手捡也就只能捡些树枝或者还没手腕粗的木头,一点都不经烧。
“这样,我再买把柴刀,能送我个磨刀石不?”
“可以的可以的,柴刀也三十文!”
“行。”谢俞爽快的付了钱,挑了块有些方正的磨刀石,真的很沉,老板娘说给她一起送回村,柴刀也可以一起。
谢俞拒绝了,柴刀跟菜刀都不算大,她都往竹篮里放,也不是很沉。
约定好下午一定将东西送去村里,谢俞开始找老板娘说的那个摊子,确实显眼,乌泱泱的都是人挤在摊子前,谢俞刚看见个缝,还没挤进去,就被人扒拉开了。
唉,战斗力还是太弱啊。
谢俞转身,进了人也不算少的西记粮铺,家里真是一粒米也没有,得买些粮食了。
平江府以稻米为主食,所以米的价格不算太昂贵,至于口感嘛,没什么差别,吃习惯了都一样。
二十文一斗的精米跟十文钱一斗的糙米在这里的区别只在于入口能不能下咽,能下咽,糙米也能吃,饿不死嘛。不能下咽,那就买精米,反正也不算很贵。
谢俞表示不行,都退休了,都养老了,吃食上面,她绝不能亏待自己的嘴巴。
她每次吃糙米,都有一种在嚼干絮的感觉,很难想象米饭这种东西居然也会煮出来那么难吃,难以形容,反正不会再吃。
花了二百文买了十斗米,麻布袋子装的满满当当,谢俞给了两文钱给粮铺的伙计,让他帮忙送到镇门口牌坊处的谢家牛车处。
粮铺里较为干燥,粉面倒是也不少,谢俞买了一布袋子米粉,一袋子白面,一共三十五文,都丢进了背上的背篓里。
出了粮铺,杂货摊子前边的人看起来少了一些,也只少了一些,谢俞费了老大劲,终于挤了进去。
好家伙,东西是真多啊,谢俞挑了一个蒸笼、一把火折子、两件蓑衣带斗笠、一个砧板,还有把油纸伞,实在手里头拿不下了,才付了钱,这么些东西,一共花了五十文。
心满意足的又挤出来,谢俞把砧板、油纸伞、蓑衣斗笠之类的塞进了背篓,还好带的是大背篓,要是拿了家里放着的那个小的,估计回村都费劲。
蒸笼倒是个大件,横着放不进竖着不好放,只得拆开来拎在手上。
买了这些物件,还是得去买些吃的喝的,还有驱虫蛇的药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