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买礼物,就连读书,都是能读一天是一天,老师崔学费的时候,她就被撵出了教室,夹着书包在外面瞎转上一天。
不撵了,她又回来。就这样像打游击一样,陆陆续续念完了小学。
她以为自己都上不了初中,得亏大姐资助她,同桌帮助他。
上了初中,她就一直寄宿在大姐家中。
大姐夫对此很有怨气,今年可能是她最后一年读书了。
虽然她为了奕帆,故意把成绩考低,没进“火箭班”
但以她的成绩,考个一本,没问题。
可是现实就是现实。
同学邀请她玩,出于自卑和敏感,加上回家还要干农活,她总拒绝同学。
因此和同学们越走越远,成了同学口中的怪人。
有一次同桌忽然对她说“你能给我带几个软柿子吗?”
她很奇怪,乡村到了秋天,满山遍野都是野柿子,怎么想起让自己带柿子。
同桌看她疑惑的样子。
忙解释道:“我说的是上次你吃的那种火晶柿子。”
火晶柿子也很普遍,既然同桌喜欢吃,那我就拿些给同桌吃。
当她把精心挑选的柿子拿给同桌时,同桌告诉她:“明天是我生日,你送给我柿子,我也邀请你参加。”
她终于明白同桌目的。
她强忍住泪水,本想又一次拒绝,但是看着同桌殷切的眼神。她把拒绝的话变成“谢谢”。
她真的发自内心的谢谢,谁不想获得友谊,谁又想做一个怪人。
到了第二天,奕帆还专门骑车来接她。
到了奕帆家,来了好多同学,奕帆的爸妈去县城做生意,大家都玩的很尽兴。
为了能更好融入群体,奕帆又故意让她给大家做“柿饼”。
盛情难却,她把柿子放在盆里捣成稀泥状,往里面加了点面粉、白糖,揉成圆饼形状。
又在圆饼外面撒点玉米面,抹上油,放在锅里,烤一下。
同学们看着晶莹剔透,吃起来外焦里嫩的柿饼。都对她赞不绝口。
听到同学们夸赞,她站在灶台上,再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女同学奇怪的问她:“怎么了”。
她只能掩饰说:“是被烟熏的。”
谁不想被周围人认同。
从那以后,她就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慢慢的融入大家以后,她才发现大家生活水平都不好,以前是自己太敏感。
喜欢自己的人,不管贫穷、疾病他都陪伴你。不喜欢你的人,你就怎么卑微、乞求,她都不会喜欢你。
她从此变得开朗自信起来。
五年级时,快放寒假,奕帆跑过来对她说:“丹丹,你能帮我个忙?”
“什么?”
“我在外面进了许多年画,我爸让我去粮油部帮忙,我走不开,你能帮我把摊位,看住嘛。”
“我不行,我没做过。”秦丹丹说的是实话,她从小在农村长大,你让她帮忙干农活还可以,你让她做生意,她真不会。
“秦丹丹,我实话告诉你吧,这些年画是我给你进的,我知道你家里穷,整天连学费都缴不起。可人要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