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剑圣罗恩继续骚扰港口的精灵。河上的米军风帆护卫舰也打算进入绿水河,炮轰港口,给予这里的精灵守军最后一击。
但是当罗恩赶到港口时,发现昨晚布置的防御魔法阵还在,但是临时营地里整整一个军团的精灵守军已经不见了。
“这些该死的长耳朵,杀了这么多人,就这么走了!”罗恩的话很粗鄙,他有理由愤怒。
据战后统计,绿水城被杀了至少两万人。好在大部分城民见情况不对,都逃到了内城,有幸躲过一劫。
虽然很愤怒,但是罗恩并不敢追击。西边就是富饶森林,绿水河南岸还是有些人类村落,但是北岸就完全是精灵的地盘了。在丛林战方面,精灵确实有着种族优势,即使剑圣也不敢在丛林战中对阵那么多精灵。
绿水城自然是被米军接管了,这里在米族的颜色系统里是黄色。
在接下来的几天,每天都有船在绿水城的港口靠岸,卸下货物和人员。随着第一批行政人员的到位,城里的各项事务开始有条不紊的朝着墨莫期望的方向发展。墨莫打算在这里建设一个内河深水港口,以及资源的中转站。
在之前,绿水城主要是由实力高强的冒险者和富有的商人组成的行政机构,很简陋,行政效率底下。这些人在城内颇具声望,他们中的大部分都被精灵杀了,还有些逃到内城。
这些人显然不能当做普通的平民来安排。
为此,米族在绿水城成立了两个机构,分别是冒险者公会和商业协会。
其中冒险者公会和大陆上普遍存在的公会类似,但是里面的工作人员完全由米族克隆人或米族培训的成员组成,并且有一套完善的信息评估、等级晋升、积分兑换等机制,面向所有冒险者开放。
而商业协会则是将境内所有商人统一管理,用智能信息系统来收集他们的商业活动。人们可以在商业协会注册成为商人,获得经营许可。不同等级的人,获得的商人经营规模和范围有所不同。
比如,一个和米族没有任何关系的普通人,便是0级商人。不管他的注册资金是多少,只能注册成为个体商人,而且经营的范围十分有限,必须完成几个系统任务获得经验来提升自己的等级。系统任务也很简单:连续多少天每天通过经营获得多少资金,可以获得一定经验值,经验值满了就升级,解锁一定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
在20级之前,对商人的身份没有要求。而从21级开始,则必须要求是入籍米族的商人才能升级,不然经验满了也不会升级。
不过对于一般人来说,20级的等级就够用了,可以雇佣3000人组成一个大公司了,除了不能从事金融、信息、军事行业外,几乎可以从事其他任何行业了。
这种类似于游戏的机制,是总参谋部的参谋们提出来的,墨莫非常感兴趣。将游戏的规则引入现实当中,既可以让人产生代入感,还可以方便之后的信息化管理。
一个人即使有再多的钱,再好的商业天赋,把等级从0级提升到20级也需要至少10年的时间。而这种等级制度是和个人身份绑定的,不能继承给下一代。更重要的是,从3级可以雇佣工人开始,一直到高等级,每一个等级所能存在的人数量是有限制的,越往上越少。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通过努力将商人等级升到了20级,而米族在这一时期所允许的20级商人总数为10万人,那么他死后,他的孩子虽然可以继承他的财产,但是却不能继承他的商人等级,也就不能雇佣那么多人,公司只有解散或拆分。而在这期间一旦有其他商人升到20级,挤占了10万人的固定名额,而米族又没有调整名额,那么他的孩子即使经验满了,也不会升级了。
为什么会有这一整套的商业协会机制呢?当然是为了对商业活动进行管制和限制。没有管制的商业活动,最终会催生出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即使米族掌握了全部工业,也会有其他行业的工人被大量雇佣。
一旦发生这种事,就意味着不稳定。
因为:售价成本利润,其中工人的工资是被包含在成本之中的。
如果一个社会是自由市场,以上公式对每一种商品都是成立的。那么只要利润为正数,也就是说只要老板在赚钱,那工人的工资之和就一定会小于货物的售价之和。
随着生产的进行,工人工资和商品售价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一种商品这样不可怕,可怕的是自由市场上,只要你能看见的每一种商品都是从工厂里生产出来的,都遵循:售价成本利润的公式,那么从总体上来看,工人的工资总有一天会买不起自己生产的产品。
这一点,墨莫12岁时便明白了,任何鼓吹自由市场的人,都是sb。米族关于商人等级的数量限制,由此而来。只要将进行雇佣生产的规模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程度,商业活动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
最后就是要让商人们明白一个道理:你永远没有和米族做生意的资格。一旦有违背商业协会规定的商人,那城管就会找上门,城管打不过?那这事儿性质就变了,该上军队了。
蒂法看着眼前的一个大水池,小心翼翼的探出头。
水面以下不知多深,幽暗而宁静,仿佛孕育着什么巨大的怪兽。头顶一个巨大的藤蔓发出的光丝毫不能照到水底的一角。
人类对于深海的恐惧是发自内心的,蒂法和蒂娜两人也不例外。但是面对这个大水池,她们没有任何恐惧的心理,反而充满了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