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挑选布料的大娘半信半疑地说:“结盟?这可真是新鲜事。他们三家联手,那不是要成气候了?不过,我琢磨着这三国之间向来各有心思,真能走到一块儿去吗?”
旁边的小贩接过话茬:“我看啊,他们结盟就是为了对付那些寻宝的人。现在各国都想分一杯羹,结盟也是为了自保。只要利益分配得当,说不定还真能稳住阵脚。”
百姓们对于三国联盟的看法各不相同,有人看好其能够带来和平与繁荣,有人则担忧联盟背后的暗流涌动。然而,不论结果如何,这一举动无疑为原本就已经动荡不安的局势增添了更多变数。
陈度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嘴角勾起一抹深思熟虑的笑容。他对此早有预见,深知项羽会选择符合其利益的决策。陈度一直以来的战略目标就是逐步削弱楚国的经济根基,使其无力与扬州抗衡。
于是,陈度果断下令给诸葛亮,要求他立即启动新一期《陈氏周报》的编辑工作。本期的主题将是深度采访逃离楚国的商贾,他们将亲身讲述项羽如何利用卑劣手段巧取豪夺他们的财富,并以此警醒天下商人,避免涉足楚国商贸活动。
诸葛亮接令即刻行动起来,召集了一批经验丰富的记者和编辑,共同策划这次报道的内容。经过深入讨论后,他们决定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对逃出楚国的商人进行访谈,并将这些“真实”而生动的故事整理成文发表。
这些文章发布后,迅速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反响,尤其是那些曾在楚国从事生意的商人们,在阅读了这些报道后无不感到震撼。
在熙熙攘攘的市集上,百姓们不仅热议三国联盟之事,也开始针对项羽的行为展开了深入讨论。
卖肉的大哥愤慨地挥舞着手中的剁骨刀:“你们听说了吗?项羽那家伙为了宝藏,竟然不顾我们楚国商户的死活!他利用权势巧取豪夺,这哪是一个国家君主该做的事?”
旁边的小贩附和道:“可不是嘛!我有个亲戚就是从楚国逃回来的商人,说他们被逼得家破人亡。这样的霸王,何来信誉可言?要是继续下去,我看楚国会越来越不得人心。”
正在编织竹篮的老者也忍不住插话:“唉,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项羽这般行事,不仅让楚国的商贾寒心,连我们这些平民百姓都看不过眼了。长此以往,楚国的根基怕是要动摇啊。”
茶馆内,几位常客边品茗边议论纷纷:“以前总以为项羽是个英明神武的领导者,如今看来,他对自家国民尚且如此苛刻无情,更别提对外了。这种行为只会让各国人民对他失去信任,对楚国产生反感。”
就这样,随着《陈氏周报》揭露的真相不断扩散,百姓们对于项羽的信誉问题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与不满,而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民众对楚国现状的质疑与失望。
随着报纸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商人选择离开楚国以规避可能的风险,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受害者。而在楚国尚未撤离的商人们,在了解到同行们的遭遇后,也开始为自身生意和生命安全忧虑,纷纷做出撤退决定。
大量商户的流失导致楚国内物资价格飞涨,除了一些在当地拥有深厚根基的大势力外,许多人趁机囤积居奇,加剧了楚国经济的恶性循环。这种混乱局面进一步动摇了楚国的经济稳定性,使得百姓生活日益困苦不堪。
面对这一系列变化,陈度心中暗自得意,明白自己的策略已然奏效。只要关于项羽的消息继续扩散,楚国的经济必将遭受更大冲击,届时楚国就再无力量挑战扬州。
在楚国皇宫的深宫之内,项羽独坐在龙椅上,手中紧捏着最新一期的《陈氏周报》。报纸上关于他掠夺商户财富的不实报道让他脸色铁青,眼中怒火熊熊燃烧。他气得浑身颤抖,胸中犹如烈火焚烧,双拳紧握至骨节发白。
“陈度!欺人太甚!”项羽猛拍御案,震得金杯银盏跳动不已,茶水泼溅于华丽的地砖之上。“这厮竟敢利用《陈氏周报》散布谣言,恶意抹黑本皇的声誉,动摇我楚国的根本!”
他愤怒地从龙椅上一跃而起,在大殿内来回疾走,每一步踏在地上都仿佛发出沉重的警告。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本王虽然对宝藏之事有所决断,却从未行此无道之举以牺牲自家商贾为代价!这是对我项羽人格的侮辱,是对王者尊严的践踏!”
项羽猛地停下脚步,仰望宫殿顶端的华丽藻井,心中那股无法遏制的愤怒犹如火山即将喷发。他咬牙切齿,一字一顿地道:“陈度,你给我记住了,这笔账,本王必与你清算到底!”
整个大殿瞬间被项羽那雷霆之怒所笼罩,侍从们个个屏息凝神,无人敢有丝毫动作,唯有项羽那充满愤怒的低吼声在庄重威严的殿堂里久久回荡。
项羽随后立即采取措施,下令封杀《陈氏周报》,企图遏制事态的恶化并减少对楚国经济的负面影响。遗憾的是,由于《陈氏周报》已广泛流传开来,他的禁令未能及时阻止信息的传播。而且,即使能封住《陈氏周报》在楚国流传,也封不住在其他国家流传。
原本有意前往楚国做生意的人在读到这些报道后打消了念头,而留在楚国的商家们也加速撤离,这使得楚国境内的物资供应形势更为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