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自己太忙了。
忙起来就管不着他,娘亲又是个心软的。
所以这小子变得肆无忌惮。
她放下毛笔,推开书房门走出去。
正好看到卢照凌从前堂进来。
不过多日没见,一想起自己这个弟弟,心底竟然多出几分想念。
县令的步伐也快了些。
只是当她看到卢照凌的时候,她瞬间愣住了。
眼前这个穿着补丁农服,穿着草鞋,黑的跟木炭一样的家伙,真的是自己的亲弟弟?
她盯着卢照凌目不转睛,卢照凌有些不自在地走过来。
他咳嗦了两声,“阿姐,你莫不是跟门口那两个家伙一样,连自己的亲弟弟都认不出了?”
“什么家伙!”卢县令立刻板着脸说道:“混账东西,他们是当差的衙役,注意你的言辞!”
卢照凌神色僵住。
他都半个月没见到阿姐了,没想到阿姐见他的第一面就是呵斥他。
当初她没做这个县令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多臭毛病的,顶多是严厉了一些。
怎么当了这个破县令之后,自己过得反而不如一个外人。
也不问问他在乡下吃得好不好,不问问叶琛有没有欺负他,怎么忽然回来了?
人家叶琛还给小壮洗头呢。
人家叶琛还给二壮讲生意经呢。
自己这个姐姐有啥?
就知道动不动训斥自己?
卢照凌的腰包里装着很多铜钱,是自己打工赚来的。
他不知道该买啥,就想着给他阿姐,让她自己看着买些东西。
整天就知道处理政务,也不知道收拾收拾自己。
不收拾自己,那些相看的男人,怎么能发现你的美呢?
他还带来了蛋挞,那东西真好吃,虽然被老太太扔掉了,但是他肯定也要显摆一番的。
结果老姐一开口,就是训斥自己。
搞得他一点心情都没有了。
他哼了一声,甩手就走。
“哼。”
“站住!”
卢县令叫住他。
“刚回来又去哪里?阿福呢,怎么没跟你一道回来?”
卢照凌停下步子,闷声道:“你不是让我在清河村待着吗,我这就回去,不在这里碍你的眼了。”
卢县令的眉心皱起褶子,不悦开口:“又在发哪门子脾气,你这十多天在清河村如何,可有帮助叶家秋收,学业可有精进?”
“天天秋收累死个人,哪有时间看书。”卢照凌想了想,还是回过头道,“姐,我这次回来
本来是想写信求你的,恰好你在场,就当面与你说吧。”
卢县令负手而立:“你说吧。”
“给你的梦中情郎的村子修一个学堂吧。那里的孩子都想读书,他们有的想当宰相,有的想当大将军,但是村里连个像样的学堂都没有,在祠堂的院子里读书,一旦下雨,就成了落汤鸡。”卢照凌继续道:“姐,老叶一看就是有大作为的,你喜欢一个男人,不能光等着,你得主动投资啊,你帮他修建学堂,他心里能不感激你吗?”
“心怀感激,他能不主动来拜访你吗?”
听到卢照凌说这个,县令的脸上乌云滚滚。
这臭小子满嘴胡言乱语,自己堂堂一县之父母,岂能因为一己私欲,而做这种事情?
呸,自己什么时候有私欲了?
顺手想找些东西打人,又看到卢照凌一脸期盼的样子。
心里不知道怎么又软了下来。
抛去叶琛的事情不谈,他弟弟这个想法是不错的。
之前小家伙就只知道吃喝玩乐,明明很聪明,却不愿意花时间研究文章,也不愿意研究治国之道。
这还是第一次,这小子跟他提起这方面的事。
这说明,阿弟在清河村确实是受到了温华的影响,这是一件大好事。
看着老姐脸上乌云滚滚,卢照凌踮脚已经准备跑路了。
但老姐的脸色忽然又变了,开口道:“阿弟,你可知道北海县治下有多少个村庄?这两年修建平仓已经花了多少银两?你觉得现在这种情况下,阿姐还有多少银子去用来修学堂呢?”卢县令拍了拍卢照凌那不算宽厚的肩膀,“你能有这份心,说明你开始成长了。但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
“国朝讲究皇权不下县,并非国朝不想,而是国力不支撑罢了。”卢县令借机给卢照凌科普道:“阿姐经常在各个镇上跑,已经是累得不行了,若是每个村子,阿姐都要管,那岂不是要活活累死,朝廷也是没有银子去管的,你若是真的有心,何不另想他法?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呢。”
“行了姐,你说的那些大道理我都懂。”卢照凌不耐烦地说道:“清河村有老叶,有叶村长,用得到我越俎代庖,我就想表达一份我的诚意,这样吧,既然你不愿意帮忙盖学堂,你捐点钱吧。”
温华那些自制品,实在是太粗糙了。卢照凌压根就看不上。
而且只有前几名才有奖励,那其他人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么?
他买个四五十套回去,送给那些穷小子,想必,那些孩子一定会用崇拜的眼神看着他,他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地位,一定会超过温华。
“阿姐,你不会拒绝我吧?”卢照凌伸出手,“一套最便宜的笔墨纸砚三两银子,五十套也就一百五十两银子,快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