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有一场天灾,便会造成无数的流民,这些人是社会上最不稳定的因素,很多时候朝廷也拿他们没办法。
而一旦流民成灾,贫穷的普通化就是暗示天下快要发生大乱了。
历史已经多次证明:因贫穷而作乱的,多由流民发动。
他们没有“身家性命”,而生活又不安定,生的快乐既未尝过,死的苦痛也就不恐怖了。
所以他们敢于冒险,他们个人虽然没有势力,而成群结队之后,就可以横行天下,成为人人惧怕的流寇。
流民在中国历史上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
因为他们常常变为流寇,变成流寇后,他们会先向最没有抵抗力的农民进行劫掠,农村破坏之后,他们就会把目光盯向城镇。
这样一来就成了一个无解的死循环,农民继续变成流民,流民继续劫掠农民,最后流民的力量庞大到一定地步之后,王朝也就走向了终结,最终被别的势力所取代。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王莽时代的赤眉、绿林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唐末的黄巢起义等,虽说最后坐天下的不一定是他们,他们的所作所为也经常是为他人作嫁衣,但不可否认,他们是王朝最终的掘墓人。
因为他们的存在,使中央政府疲于奔命,朝祚因之断绝。
朱载圫皱眉回道:“朕的意思是先进行军制改革,待九边新军成军后,再移民河套,现在安排那些手无寸铁之力的流民去河套,那和谋杀有什么区别?”
杨廷和咬着牙回道:“皇上,此事刻不容缓,老臣觉着可以一边改革军制,一边移民。”
朱载圫把目光投向了国库的大管家杨一清。
杨一清站起来回道:“皇上,咬咬牙,可以挺过去的。”
“王先生,你兵部可有意见?”
王守仁摇了摇头道:“臣和两位阁老意见相同,先民后军。”
朱载圫叹了口气道:“既然如此,那朕就赌一把吧。”
“皇上圣明。”众臣拱手拜道。
“王廷相。”
“臣在。”
“明发圣旨,成立宁夏布政司,宁夏布政司包括临兆府、巩昌府及河套的云中府、五原府四府之地,治所宁夏镇,王琼任宁夏总督一职,兵部优先训练宁夏新军,依朕之意,宁夏新军不得少于十万人。”
“诺,老臣遵旨。”王守仁拱手应道。
“全国遴选流民移居宁夏,朝廷提供种子、粮食、房屋,三年免税,现在宁夏、固原两镇已经成为了腹地,也该挪出九边重镇了,把新成立的云中、五原两府纳入九边重镇。
另外在九边各镇重新设立知府一职,知府管民,总兵管军,互不干涉,霍韬任甘州知府,其它地方,众臣可自荐,待吏部审查合格后,即刻上任。”
“诺,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