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他还知道了对崇祯的大明、李自成的农民军和满清的评价,其中对于他们的评价大多是正面的:特定时代之下与命运勇敢斗争、为底层穷苦人民请命但最后失败被无情抛弃的悲情历史人物,而崇祯的评价是争议性的,对于满清则大多是负面的。
李自成不禁感慨道:“本来可以当皇帝,哪怕只做了1天,我也算是名正言顺的皇帝。明明这些称帝的人中我才是最得民心的那个。如今随着我的一切行动、战术、计划,都被欧贼以未来人的身份看穿,更是让我错过了开封战事,怕是一天皇帝也做不成了!实在是意难平啊。”
谋士李岩则说道:我看这个欧某其实心里还是把你当自己人的。他主动找你合作,刘芳亮将军现在也没有被归入大明的治理下。还是能少一事少一事吧。现在欧某似乎已经说服崇祯让你在洛阳一带当了藩王了。”
李自成却不以为然,说道:“这洛阳百姓眼里,我和欧贼谁是老大还不一定呢。你能保证他欧贼永远不变心吗?命运还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李岩看到李自成的决心后,说道:“听说这几日永宁的那些发光板都不再发光。他们引以为豪的和天人沟通的天坛也失去了作用。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欧某,现在对我们这边,无能为力!如今正是我们再次进攻开封的机会,正如历史中那样!”
李自成见李岩也支持他再次造反后,下定了决心,召集了将士,激动地说道:
“如今这后世天人也没有了动静。正是我闯军风头再起的时机。哪位将士不愿意参战的可以退出,愿意随我打开封的,往前站!”
只见几乎所有将士都站到了前方。李岩见状也上前来。但他的心里有一些顾虑,如今河南周边的百姓都渡过了大灾,此时攻打道义上应该怎么说呢?此时,他又心生一计。
两日后,开封城收到斥候的探报,说道这李贼整装待发,准备从洛阳前来。纷纷人心涌动。此地的藩王周王朱恭枵心中苦闷道:这李自成也太狗了吧,反复无常。如今我们守军都撤去了大半,百姓也没再挨饿,他还要打!
历史上的周王,因为吸取了福王的教训,闯军攻城前他把自己的大半钱财都分给了百姓守军,这才让这开封城坚不可摧,坚持过了前两次交火,第三次又坚持了5个月才被打下。
但此次,周王有点犹豫了,他自是没有福王那般吝啬,但此时他有了投奔永宁这个生路。
纠结再三,最后想到他守护的是整个河南的首府,朱家的颜面现在可靠他了。于是让知县向北京和永宁求援,一边组织百姓进行城防。
“开封的百姓们,如今天人已走,大明的苛政以及随后的饥荒、官兵劫掠将卷土重来!还是那句话,随闯王,不纳粮,有田种!”李岩组织士兵们喊道。天人走了,将会给百姓很大的不安,这便成为闯军进攻的理由。
守城的百姓听闻,心中有些动摇,但至少目前来看,如果你们不造反,谁的日子都好好的!随着几声大炮的打响,弓箭雨的落下,这场大战拉开了帷幕。
第一波攻城时,死伤异常惨烈。因为开封有了永宁造的领先于时代的大炮,让闯军攻城的士兵心惊胆战。从前的火炮只有底座有火,炮弹纯靠动量冲击,不会爆炸。如今这一个炮弹撞到硬物上就当场爆炸,威力相当于洛阳时那名为“鞭炮”的红柱炸药!此外,开封城也有可以用于步枪射击的堡垒。闯军几乎对这个堡垒没有办法。
士兵死伤过多士气大降,只得先行撤退。但此次,他们只休息了一天,便发动起第二次攻城。
有了第一次的教训,他们首先进行针对守城士兵的远程射击。既然他们能用上鸡皮提,搞到少量永宁的先进步枪自然不在话下。
守城士兵见到时不时就有人倒下了,很多人便打了退堂鼓。这一阵子好日子过惯了,虽然周王给的钱很多,但还是不太敢拼命。而闯军的60万大军至少都有定期的军训,战斗意识是相当强悍!虽然闯军的斗志很强,甚至爬上了城墙,但城墙上那密不透风的燧发枪火铳队,愣是让这些人一爬上城墙就摔了下去。李自成见势头不对立刻收兵。
三天后,闯军发起了第三次进攻。攻城1个时辰后,黄河水泛滥,淹没了开封城,似乎闯军知道此事会发生一般!周王当然不知道,李自成是真的知道。纵然周王和百姓奋力抵抗。但是几天下来紧张的神经加上这洪水的肆虐让开封守军败下阵来。
在天人仍在护士站的襄阳讨论停电之事时,这场开封攻城战,经历了5天,最终如同历史那般于九月的第三次攻势下被攻破。闯军死亡5000人,开封方死亡8000人。死伤虽不如A世界那般惨重,但周王朱恭枵等人却不像A世界那样逃跑成功,而是落到了李自成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