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这辈子能去天安门前看看主席的画像,那就是不枉此生了。
冯春林有些感叹,他看向那些孩子们单纯清澈的眼眸,正如老师所说,他们才是国家的未来。
若是他们此刻的讲述能让这些孩子们了解到外面的世界,点燃他们心中对远方的渴望,那也不虚此行了。
看着村民们质朴的笑脸和热闹的打趣,冯春林突然明白,为什么老师动了留在这里的念头。
这里不同于外面,空气中流淌的不是焦灼与紧张,而是向上的生机与活力。
“老郑,咱们两个也是从京城来的,怎么他们没这么欢迎我们呢?”
杜景同满脸艳羡的看着牛德发二人备受欢迎的场面。
而他旁边的大娘只会递给他嫌弃的眼神。
郑明听到这句抱怨,看都没看杜景同。
为什么你不受欢迎,看看自己手里的劳动成果就知道了,这还需要问?
至于郑明自己,他的冷脸吓退了多少人,他心里也是有点数的。还有哪个大娘敢锲而不舍的追问呢?
郑明看向牛德发和冯春林二人,心下疑虑。
这二人都是京市第一农机厂的工人,这个厂郑明也有所耳闻。之前在众多大厂中,实力也不容小觑。近几年倒是在走下坡路。
农机厂和红旗大队有什么关联呢?他们二人出现在此真的只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呢?
换句话说,这里有什么值得他们惦念的呢?
郑明的思绪繁杂,眉头微微蹙起。
“牛同志,冯同志,吃饭了。”
今天家里来了客人,再加上正是秋收时刻,王凤娟也不敢亏着家里人的嘴,所以今天的伙食倒是格外丰盛。
一道土豆炖腊肉,一道西红柿炒鸡蛋,还有一些时令蔬菜。
王凤娟可以骄傲的说,他们杨家是整个队里手艺最出众的人家。
自打小妹研究出酱料来,每逢饭点,总有一帮流着哈喇子的小孩围在杨家的门口。
所幸这些孩子也懂事,不会哭着闹着要吃饭。
有时王凤娟也会不忍心给孩子们分两口,但这个年代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王凤娟更多时候是狠下心去装作自己看不见。
不说这些孩子了,就是有不少成年人都克制不住自己。
一到饭点,他们就端着碗就着杨家飘来的饭香味儿狼吞虎咽的吃完了饭,到把家里的咸菜省下了。
刘大娘一家更是深受其害,他们天天闻着这饭香味,却吃不到嘴,那真是抓耳挠腮的难受。
刘大娘自从晋升为婆婆后,那在家里不说是作威作福,也算是大权在握。
她可不是那种只顾儿孙的老婆子,老娘辛苦了一辈子,老了吃点好的还不成?
刘大娘这样想着,她也这样做,所以,在一众精瘦的中年妇女中,刘大娘的身形格外的突出。
在人群中也是最显眼的存在,那棵大柳树下嗓门最大,精气神最足,体型最胖的人一定是她。
可这短短的几个月,刘大娘都被馋的瘦了好几斤。
她有些欲哭无泪的摸着自己腰圈的赘肉,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财富咋还消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