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时间还早,言大河和言大牛把木料抬到村里的木匠孙福家里,这孙福是早些年跟父母逃荒来的,一家十几口人来了言家村,人丁兴旺再上加上当年孙福的爷爷是个木匠,于是把手艺教给了自己的孩子,就这样一代代在这安家落户。
如今的孙福也当了爷爷,木匠手艺也没丢,发展到如今也算是过的不错的人家了。
到了孙福家,就只有孙福的媳妇儿在家喂鸡,村里人不知道她的名字,见着他都喊福婶,福婶看见言大牛兄弟俩扛着木料进来,忙邀请进院子“大河,是来找你独福叔做东西是不,他下地去了。”
言大河放下木料后对福婶说“婶儿,托叔打个桌子和板凳,这不才分家,还啥都没有呢,家里都站着吃饭嘞,然后再做个柜子,房厨屋里头那种柜子。”
福婶“成,等你们叔回来了我跟他说。”
“行,谢谢婶了,您给算算多少钱?”言大牛准备把言秋给自己的钱掏出来。
“木料你们自己备了,就收个手工费得了,桌子不费事儿,柜子可能有点麻烦,你给个五十文钱吧。”
言大河知道这是在照顾自己,于是让言大牛数了五十文给了福婶“多谢福婶了,回头等东西做好了,派你家小孙子到我那说一声,我们自己来搬就成。”
“哎 晓得了,不妨事儿的。”福婶摆摆手。
回到家后,言大牛跟家里其他人说了福婶照顾的事情,林孟芳听了说等桌子打好以后给他家送点菌子过去。
...…●○……...
言秋本来是打算去竹林找适合做团扇的扇骨呢,结果被挖菌子和竹笋耽误了,所以今天早早地又出发去竹林了,去的时辰还早,林子里潮气很重,再加上竹叶茂盛,随着风摇摆,倒显得这里有点阴森森了。
言秋不自觉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喊了两声给自己壮胆,“哈!哈!”
然后又觉得自己这样很傻,笑出声来,这一下就缓解了自己紧张的情绪。想着明天松茸差不多就可以摘了,团扇连个影子都没有呢,言秋收了心思专心找起来合适的竹子。
很快言秋找到了一根细长有些发黄的竹子,和一根和手指粗细的大的竹子,徒手将竹子掰了下来,细长竹节和竹节之间距离很长,这样团扇就不会出现竹节,接着言秋带着竹子进了空间,先将竹子表面的皮削掉,接着劈成宽约半厘米的细长条,试了试竹子的柔韧度,“啪”,言秋弄断了一根细长条。
虽然选了偏黄的竹子,但竹子的水分还是很大,没办法言秋找来了煤油打火器,对着竹条进行烘烤,就这样反复试了几次,终于能把竹子弯到自己想要的程度了,于是做了一大一小两个竹圈。
接着言秋又把季嬷嬷送的下人的衣服比照着裁出来和竹圈尺寸的布料,言秋很想整点纱或者绢用在团扇上,但没办法,这样显得很突兀,自己意图又显得很明显。
所以言秋还是决定“借花献佛”,用季家给的布做礼物再送给季家,虽然面上看起来有点不太好看,但是言秋想让人知道自己有这方面的技能,且让人感受到自己是个懂得知恩图报的人,说不定就有什么机会给到到自己。
季家下人的衣服是淡粉色对襟上衣配了一条月牙白的褶裙,言秋先裁剪出白色的褶裙,将其压平整,套在竹圈的小圈上,又把大圈套上固定住,一个团扇的基本框架就出来了。
言秋裁了上衣剪成荷花花瓣的样子,用胶水小心翼翼把粘在扇面上,很快团面的两面都出现了一朵并蒂莲,接着又找出来蒜臼子,把菠菜捣成汁,拿了一支毛笔轻轻地渲染出荷叶的样子。
直到言秋脖子都酸痛了,一副夏日荷花图的团扇制成了,言秋拿在手上左看看右看看感觉还缺点什么,起身走向言秋爸爸准备的化妆品货架处,找出来了一只黑褐色的眼线笔,画了两只正在飞舞的蜻蜓。
言秋扇了扇扇面,感觉有点单调,于是又扒拉出来款花香味儿的香水,对着扇面喷了喷,现在成了!
言秋把扇子放好出了空间,又开始挖竹笋和羊肚菌。
感觉时间差不多了言秋就准备回家,顺便还去看了眼松茸,基本都半开伞了,后天一早就能来采摘。还有两株全开了,言秋摘下来打算拿回家给林孟芳他们尝尝。
回家后只有林孟芳在院子里用言秋带来的衣服给言冬做衣服和包被,而言冬正趴在盆里晒着屁股呼呼大睡。
“娘,咋在这让小冬晒屁股呢,起疹子了?沙子不好用吗?”言秋把背篓里的蘑菇和竹笋拿出来放到厨房。
“小孩子多晒晒太阳好,要不天天捂着也不行,这天太阳也不毒,饿了吧?娘这就给你做饭去。”
...…●○……...
到了采松茸这天,言秋特意嘱咐林孟芳早点叫自己。
于是月亮还没下山,林孟芳就把言秋喊起来了。
言秋:.....倒也不必这么早。
但起都起了,言秋摸黑着洗了把脸,背上背篓就往山里去了,鉴于天黑路不好走,林孟芳还让孙月华一起陪同去采松茸,言秋连忙拒绝了“别麻烦大伯娘了,这两天她不是去采菌子就是下地跟爹他们一起干活,累着呢,我自己去就行,看这天马上就亮了,等走到山上都看清楚了。”
林孟芳素来拗不过言秋,只好反复嘱咐注意安全并把言秋送出院门。
言秋一个人在漆黑的夜里走着崎岖的小路,只有几颗星星作伴,只有不知名的虫子叫声和脚下踩到枯树枝发出的声音,言秋叹了口气,有点后悔没让孙月华陪自己了。